时间: 2025-04-27 15:32: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32:55
百子坑赛龙
嗟龙之智谁可拘,
出入变化何须臾。
坛平树古潭水黑,
沉沉影响疑有无。
四山云雾忽昼合,
瞥起直上拏空虚。
龟鱼带去半空落,
雷輷电走先後驱。
倾崖倒涧聊一戏,
顷刻万物皆涵濡。
青天却扫万里静,
但见绿野如云敷。
明朝老农拜潭侧,
鼓声坎坎鸣山隅。
野巫醉饱庙门阖,
狼藉乌鸟争残余。
这首诗表达了对龙的智慧的叹息,认为其智力是无法被束缚的,其出入变化无常,不受时间的限制。坛面平坦,古树耸立,潭水深黑,映照出一种虚无的感觉。四面的山云雾缭绕,仿佛白昼也与之融合。龙腾空而起,直冲云霄,似乎要抓住那虚空。龟与鱼从高空落下,雷电交加,先后相随。倾斜的崖壁和深涧似乎成了游戏的场所,瞬间万物皆被水浸润。天空清澈,万里无云,绿色的野地如云般铺展。明天的老农将在潭边祭拜,鼓声阵阵回响在山角。野巫在庙门前酩酊大醉,乌鸦争抢着残余的食物。
作者介绍: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他以散文和诗词而著称,提出“文以载道”的主张,强调文学应传达道理与思想。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北宋时期,反映了当时政治与社会环境的复杂性,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百子坑赛龙》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表现了对龙的智慧和自由的赞美。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隐喻了龙的变化无常。诗句开头以“嗟龙之智”引出主题,表达了对龙这种神秘生物的仰慕与叹息。接着,诗人用生动的意象描绘了龙腾飞于四周云雾之中,展现出一种无拘无束的状态,仿佛龙的灵性与自然融为一体。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描绘了宁静的自然景色与即将到来的农人祭祀场景,形成了一种动静结合的对照,带来了深邃的哲思。诗人以“倾崖倒涧聊一戏”来表现生活的瞬息万变,而“青天却扫万里静”则为这变化定下了平静的背景;这反映了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与矛盾,展示了诗人对生命的哲学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描绘龙的智慧与自然景象,表达了对自由和生命变化的赞美,同时反映了人与自然之间的深刻关系。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龙”象征什么?
“倾崖倒涧聊一戏”这句的意思是什么?
诗中哪个意象代表了宁静?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