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1 04:07: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04:07:10
八月秋中玉律,十分月满瑶台。
芳姿谪下佛宫来。疑是东方世界。
黛绿旋闻香发,桃红新晕芳腮。
春风满面笑容开。长似观音自在。
在八月的秋季,玉律正当时,
满月照耀瑶台。
她的美丽姿态仿佛是从佛宫下凡,
我怀疑她是否来自东方的仙境。
黛色的发丝散发着香气,
桃红的脸颊如新晕般动人。
春风拂面,她笑容满面,
宛如观音那样自在。
作者介绍:此诗的作者为佚名,具体身份不详,可能是宋代某位文人。宋代是中国诗词的繁荣时期,诗人们常常在诗中表达对自然的感悟和对生活的思考。
创作背景:诗作成于八月中秋,正值秋季,月亮最为明亮,诗人在此时以月亮为引,抒发对美的向往与追思,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自然与人情的细腻观察与感受。
这首《西江月·八月秋中玉律》是一首描写秋天和美丽女子的词作,词中充满了诗人对自然美和人间美的赞美。开头的“八月秋中玉律”将时间和季节定了下来,传达出一种清新而和谐的氛围。接着以“十分月满瑶台”描绘了明亮的月光洒在瑶台之上的景象,给人一种美好而神秘的感觉。
“芳姿谪下佛宫来”一句,进一步引入了美丽女子的意象,仿佛是天上的仙女降临人间,神秘而又令人向往。诗人通过“疑是东方世界”表现了对这位女子的惊艳与崇敬,营造出一种奇妙的幻境。
接下来的“黛绿旋闻香发,桃红新晕芳腮”描绘了女子的外貌,使用了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她的娇美和芳香,给人一种如春风拂面般的温暖感受。最后一句“长似观音自在”,将女子与观音相比较,强调了她的温柔与慈悲,体现了诗人对理想女性形象的向往。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不仅描绘了秋天的美丽景象,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向往,体现了宋代词人追求自然与人情融合的艺术风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美与人间美的赞美,表现了诗人对理想女性形象的追求,体现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不仅丰富了诗的层次感,也增添了文化内涵,象征美好与理想。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季节是?
“芳姿谪下佛宫来”中的“谪”字意思是?
诗中将女子比作哪个形象?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