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18:08: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18:08:42
老来林下养闲躯,
茅屋清虚蚊蚋无。
一径松虱何处起,
入松穿竹两三株。
老了以后,我在树林下养着悠闲的身体,
茅草屋里清静虚无,没有蚊虫叮咬。
这小径旁的松树虫害从何而来?
穿越松林和竹林,只有两三株。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林下养闲躯”表现了隐居的生活态度,与中国传统文人追求的隐逸生活相契合。隐士的生活常常被赋予高洁、隐逸的理想。
作者介绍:释净端,宋代高僧,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作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体现了宋代文人对田园生活的追求。
创作背景:这首诗可能是在作者隐居后对自然生活的感悟,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珍惜与享受,反映了当时社会对浮华生活的反思。
《题归云庵壁》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享受。在繁华喧嚣的社会中,诗人选择在林下安静地度过晚年,营造出一种恬淡、宁静的氛围。他在诗中提到的“茅屋清虚”不仅是对物质生活的简约追求,更是心灵的归宿。在这个清幽的环境中,诗人不仅享受着自然的宁静,还反思着生命的意义。诗的最后两句则表现了对自然现象的观察,既有细腻的描写,也展现了对周围环境的敏感与思考。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传达出一种洒脱的生活态度,令人向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然的喜爱,反映了对简单、清静生活的向往。
诗词测试:
诗人选择在何处隐居?
诗中提到的虫子是?
诗人对于物质生活的态度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