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2:37: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2:37:26
海漫漫-戒求仙也
作者:白居易〔唐代〕
海漫漫,直下无底傍无边。
云涛烟浪最深处,人传中有三神山。
山上多生不死药,服之羽化为天仙。
秦皇汉武信此语,方士年年采药去。
蓬莱今古但闻名,烟水茫茫无觅处。
海漫漫,风浩浩,眼穿不见蓬莱岛。
不见蓬莱不敢归,童男丱女舟中老。
徐福文成多诳诞,上元太一虚祈祷。
君看骊山顶上茂陵头,毕竟悲风吹蔓草。
何况玄元圣祖五千言,不言药,不言仙,不言白日升青天。
海洋浩瀚无边,深不可测。
在云雾和浪涛最深处,人们传说有三座神山。
山上生长着不死药,服下后可以羽化成仙。
秦始皇和汉武帝都相信这话,方士年年去采药。
蓬莱的名声古今皆闻,但烟水茫茫无处可寻。
海洋浩瀚,风声呼啸,眼睛看不见蓬莱岛。
不见蓬莱便不敢回去,童男童女在舟中渐渐老去。
徐福的文成多是谎言,上元太一在空中祈祷。
你看骊山顶上的茂陵,终究是悲风吹动着蔓草。
何况玄元圣祖的五千言,不提药,不谈仙,不说白日如何升青天。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风通俗易懂,情感真挚,关注民生,作品中有《赋得古原草送别》、《长恨歌》等。
本诗写于白居易晚年,结合了他对追求长生不老的反思与批判,表现了对于求仙问药的无奈与失望,反映了社会对于长生的幻想与实际的悲苦。
白居易的《海漫漫-戒求仙也》通过描绘浩瀚的海洋与神秘的蓬莱,表达了他对追求长生不老的讽刺和无奈。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人们对神仙世界的向往,却又在现实中感受到无尽的失落。开篇即以“海漫漫”引入,营造出一种无边无际的孤独感。接着提到的“三神山”与“不死药”,标志着古人对长生的执着追求,尤其是秦皇汉武的信仰,代表着历史上对长生不老的迷信。
然而,随着诗的深入,诗人逐渐揭示出这种追求的虚无与可笑,尤其是“徐福文成多诳诞”的一句,直接点明了寻仙者的荒谬与幻灭。最后以骊山的茂陵作结,带出死后的悲凉与无奈,强调了世人对长生的幻想终究无法逃避死亡的现实。
整首诗以清晰的逻辑和深刻的情感,将理想与现实的对立表现得淋漓尽致,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充满了人性的思考。
海漫漫,直下无底傍无边。
描绘了大海的浩瀚,暗示生命的无边无际。
云涛烟浪最深处,人传中有三神山。
传说中的神山隐藏在深海中,象征人们对长生的渴望。
山上多生不死药,服之羽化为天仙。
不死药的传说,表达了对仙境的向往。
秦皇汉武信此语,方士年年采药去。
历史上著名的皇帝追求不死药,显示了这一信仰的影响。
蓬莱今古但闻名,烟水茫茫无觅处。
蓬莱的名声空有其表,实际上却难以寻觅。
海漫漫,风浩浩,眼穿不见蓬莱岛。
诗人反复强调海的浩瀚,表达对蓬莱的失望。
不见蓬莱不敢归,童男丱女舟中老。
对于未见蓬莱的追求者,时间在无望中流逝。
徐福文成多诳诞,上元太一虚祈祷。
徐福寻找长生的故事最终成为虚妄的传说。
君看骊山顶上茂陵头,毕竟悲风吹蔓草。
以骊山的陵墓作结,象征死亡的必然与悲凉。
何况玄元圣祖五千言,不言药,不言仙,不言白日升青天。
引用古人智慧,强调世间最重要的不是追求长生,而是珍惜生命。
整首诗通过对理想长生的描绘与反思,表达了生命的无常与对现实的认知,揭示了追求不切实际的幻想的荒谬,强调了珍惜生命的重要性。
诗中提到的“海漫漫”主要表达了什么?
“秦皇汉武”在诗中象征什么?
诗的最后一句提到的“玄元圣祖”主要强调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