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26: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26:27
偶语无人且复吞,昼晴饶睡憩榕根。
鸟鸣幽谷何妨静,花发深林只有繁。
逸思共怜居有竹,清阴谁伴酒盈尊。
非关兴心回船急,剥啄那知客至门。
偶尔说话无人回应,只能默默吞咽。
白天晴朗,睡意浓厚,靠在榕树的根旁休憩。
鸟儿在幽静的山谷中鸣叫,何必在意这份宁静?
花儿在深林中盛开,唯有繁盛的景象。
悠闲的思绪也常怜惜居所有竹,
清凉的阴影中,有谁陪伴我举杯畅饮?
这并不是因为心中兴奋,船也急于回去,
啄食的鸟儿哪里知道,有客人到达我家门前。
本诗中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榕根”可联想到古代文人隐居时常以榕树为伴的意象,象征着宁静和隐逸的生活。
李弥逊,宋代诗人,以清新脱俗的诗风闻名。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隐逸生活及个人情感,具有较强的抒情性。
此诗成于诗人与友人陈泰定的相识之后,表达了李弥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友人来访的期待。诗中流露出的闲适、宁静的心境,反映了他对自然与友谊的珍视。
李弥逊的《次韵陈泰定见赠二首》以清新自然的意象描绘深山竹林中的隐逸生活,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诗的开头,诗人以“偶语无人且复吞”自述内心的孤独和寂寞,给人一种淡淡的伤感。接着描绘了白天的晴朗和睡意,表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在“鸟鸣幽谷何妨静,花发深林只有繁”中,鸟鸣与花开的景象交织,构成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面,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感悟。
“逸思共怜居有竹,清阴谁伴酒盈尊”则转向了内心的情感,诗人渴望有人分享这份宁静与美好。最后两句“非关兴心回船急,剥啄那知客至门”则揭示出一种对世事的淡漠,表明诗人并不因客人的到来而急于应对,反而更倾向于享受此刻的静谧。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与内心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追求,营造出一种清幽雅致的艺术氛围。
整首诗歌传达出一种追求宁静、悠闲的生活态度,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谊的渴望,体现了李弥逊作为文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中提到的“榕根”象征什么? A. 忙碌 B. 隐逸 C. 喧闹
“鸟鸣幽谷何妨静”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寂寞 B. 安宁 C. 兴奋
诗中提到的“酒盈尊”是指什么? A. 友情的分享 B. 独饮 C. 忘忧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