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次韵公显夜闻风作》

时间: 2025-04-26 04:51:42

诗句

午梦肩舆转断冈,日烘残暑气扬汤。

舌端时得冰霜句,绝胜狂风作暮凉。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51:42

诗词名称: 次韵公显夜闻风作

作者: 李弥逊 〔宋代〕

原文展示:

午梦肩舆转断冈,
日烘残暑气扬汤。
舌端时得冰霜句,
绝胜狂风作暮凉。

白话文翻译:

在午睡中,梦见坐着轿子行驶在断崖上,
烈日炙烤着,残留的暑气像热汤一样蒸腾。
偶尔在舌尖上得到如冰霜般的诗句,
比起狂风送来的暮色凉意,更让人感到清爽。

注释:

  • 午梦:指中午的梦境。
  • 肩舆:古代一种交通工具,由人肩扛的轿子。
  • 断冈:指山岭的断崖,象征险峻。
  • 日烘:太阳炙烤的意思。
  • 扬汤:比喻热气蒸腾,像汤水在煮沸时扬起的样子。
  • 舌端:舌头的尖端,指口中。
  • 冰霜句:形容清凉的诗句,给人以清新之感。
  • 绝胜:比起更胜一筹。

典故解析:

诗中涉及的意象如“肩舆”、“冰霜”常见于古代文人生活中,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观察与感受。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弥逊,宋代诗人,以擅长律诗和词作著称,风格清新自然,常描绘山水与人情,作品多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一个盛夏的午后,诗人通过梦境的描绘,表现出对炎热天气的不满,以及在诗句中寻找清凉的渴望,反映出他内心的情感波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午梦与炎热的天气,表现了诗人在酷暑中对清凉的向往。开篇“午梦肩舆转断冈”以梦境引入,带有一种虚幻的色彩,给人以悠远的感觉。接着“日烘残暑气扬汤”则用形象的比喻展现了夏日的酷热,仿佛可以感受到热气的逼近。最后两句“舌端时得冰霜句,绝胜狂风作暮凉”,将热与凉的对比推向高潮,诗人在热中找到一丝清凉的诗句,给人以痛快的感受,犹如在酷暑中突然感受到一阵清风,令人耳目一新。整首诗气氛独特,通过细腻的描写与对照,传达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感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午梦肩舆转断冈:描绘午后的梦境,梦中乘坐轿子,象征着一种悠闲的状态。
  2. 日烘残暑气扬汤:通过“日烘”与“扬汤”形象地表现天气的炎热。
  3. 舌端时得冰霜句:在舌尖上偶尔闪现出如冰霜般清凉的诗句,给人带来一种新鲜感。
  4. 绝胜狂风作暮凉:最后一句强调诗句的清凉感超过了狂风所带来的晚间凉意。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暑气比作“汤”,形象而生动。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如“午梦”与“日烘”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夏日酷暑与梦中清凉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清新事物的渴望,以及对炎热生活的不满,反映了他对自然的敏感和独特的审美情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午梦:象征休闲与逃避现实。
  • 肩舆:代表古代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暗示了诗人的身份与地位。
  • 冰霜句:象征清凉的思想与灵感,具有诗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午梦”指的是什么时间? A. 晚上
    B. 中午
    C. 清晨

  2. “日烘残暑气扬汤”中的“扬汤”意指什么? A. 水沸腾的样子
    B. 风的呼啸
    C. 星星的闪烁

  3. “绝胜狂风作暮凉”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夏天的厌恶
    B. 对自然的赞美
    C. 对诗句的赞美

答案:

  1. B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可将李弥逊的这首诗与王维的《山居秋暝》进行对比,两者都展现了自然的美,李弥逊更侧重于炎热与清凉的交替,而王维则表现出静谧与和谐的自然景象。

参考资料:

  • 《李弥逊诗集》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鉴赏辞典》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次张守韵四首 次张守韵四首 次张守韵四首 次韵致明听琴 次韵赵清献阴字诗 次韵张守酴醾二首 次韵张守秋怀四首 次韵挹山亭张子猷绝句 次韵新乡诸公雪诗二首 次韵新乡诸公雪诗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户字头的字 安然无事 包含哩的词语有哪些 相切相磋 定期存款 绞丝旁的字 棋力 倒八字的字 风霜雨雪 赤字旁的字 贶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脂的词语有哪些 一月三舟 听览 余工 包含妙的词语有哪些 貝字旁的字 杀身成仁 好说歹说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