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56: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56:33
孤峰突兀现青虚,
喜若羁人望故都。
神马已驰身尚远,却疑真有二文殊。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孤独的山峰在青空中显得格外突兀,诗人感到如同一个被羁绊的人在遥望故乡的情景。虽然神骏的马已经奔驰而去,身影仍然遥远,但诗人却怀疑眼前的景象中真的存在着二位文殊菩萨。
李弥逊,字愚庵,号东崖,宋代诗人。其作品多以山水为题材,表现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态度的思考。李弥逊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常运用生动的意象表达情感。
这首诗创作于李弥逊游览天都峰时,表达了他对自然风光的赞美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天都峰作为名山,常吸引文人墨客,李弥逊借助此景发出对人世和自我的思考。
李弥逊的《次韵公显宫教实见天都峰》以其清新独特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深邃的思考。诗首句“孤峰突兀现青虚”,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高耸的孤峰在广阔天空中显得格外突出,令人印象深刻。诗人通过对孤峰的描写,传达出一种孤独而又雄伟的感觉,仿佛在暗示着人的渺小与自然的伟大。
接着,诗人以“喜若羁人望故都”一语,表达了自己身在异乡的思乡之情。羁绊的感觉与对故乡的向往形成鲜明对比,使得诗歌的情感更加丰富。此时,诗人的内心似乎充满了对故乡的怀念和对自由的渴望。
最后两句“神马已驰身尚远,却疑真有二文殊”,则引入了神话元素,暗示着对超凡境界的追求和对智慧的向往。文殊菩萨作为智慧和理智的象征,寄托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希冀与追求,也反映出他在面对孤独与思乡之时的哲思。整首诗在意象上层层递进,情感上由自然的壮丽引入个人的情感,最后提升至对智慧与理想的追求,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对生活的热爱。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自然的赞美与对故乡的思念,同时展现了追求智慧与理想的强烈愿望。诗人在孤独中感受到自然的伟大,激发了对生活的思索与对智慧的渴望。
诗中提到的“孤峰”象征什么?
A. 孤独
B. 快乐
C. 繁华
D. 宁静
诗人感到“喜若羁人”是因为?
A. 他在旅行
B. 他思念故乡
C. 他在聚会
D. 他在学习
“二文殊”在诗中象征什么?
A. 财富
B. 智慧
C. 力量
D. 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