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次韵粹之通判九日之作》

时间: 2025-04-26 04:31:45

诗句

柏子香中闭净坊,为君着屐弄秋阳。

老来见事如无事,节里随乡且入乡。

但可炊糜倾免褐,何妨撚菊泛鹅黄。

九仙坐想群贤集,不数龙山事渺茫。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31:45

原文展示:

柏子香中闭净坊,为君着屐弄秋阳。老来见事如无事,节里随乡且入乡。但可炊糜倾免褐,何妨撚菊泛鹅黄。九仙坐想群贤集,不数龙山事渺茫。

白话文翻译:

在香气四溢的柏子香里,静静地闭门不出,为了你我穿上木屐,享受秋日的阳光。年纪渐长,见到的事情仿佛无所谓,节日里随乡音与人相聚。只要能煮些稀饭,免去粗衣,何妨在菊花盛开的时节,泛舟于鹅黄的水面。九位仙人坐在一起,遐想群贤汇聚的场景,唯独不再提起龙山的事迹。

注释:

  • 柏子香:一种香料,常用来熏房,象征清净。
  • 净坊:洁净的房间或地方。
  • :木屐,古代一种鞋子。
  • 炊糜:煮稀饭。
  • :菊花,象征高洁与长寿。
  • 九仙:传说中的九位仙人,常代表长生不老。
  • 龙山:可能指代某种高洁的德行或历史事件。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弥逊,宋代著名诗人,生于北宋时期,晚年隐居,作品多表现自然、人生感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诗人晚年,正值九月重阳节时,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及对生活清淡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清新的意象和自然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淡然态度和对友人的深厚情感。诗中“柏子香中闭净坊”传达出一种隐逸的生活情趣,反映出诗人选择远离世俗喧嚣、享受宁静的心境。在描绘秋阳的同时,诗人通过“老来见事如无事”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过往繁华的淡然。接下来的“但可炊糜倾免褐”则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简单追求,表明他更重视内心的宁静和和谐。而“九仙坐想群贤集”一句,则引出了诗人对友人相聚的向往,虽有怀旧之情,却也显得渺茫。整首诗用词清新,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柏子香中闭净坊:在柏子香的房间里,静静地闭门不出,营造出一种清幽的环境。
  2. 为君着屐弄秋阳:为了朋友,我穿上木屐,享受温暖的秋阳,表现了对友人的思念。
  3. 老来见事如无事:年纪渐长,看到的事情仿佛都无所谓,传达出一种人生的淡然态度。
  4. 节里随乡且入乡:在节日里,随着乡音与人相聚,表明对故乡的思念。
  5. 但可炊糜倾免褐:只要能煮些稀饭,免去粗衣,表达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6. 何妨撚菊泛鹅黄:何妨在菊花盛开的季节,泛舟于鹅黄的水面,展现出一种悠闲的生活态度。
  7. 九仙坐想群贤集:想象着九位仙人聚在一起,怀念那种聚会的欢愉。
  8. 不数龙山事渺茫:却不再提起龙山的事迹,似乎在感慨时光的流逝与往事的渺茫。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生活的简单比作炊糜与菊花,展现出对生活的热爱。
  • 对仗:上下句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九仙的想象,赋予了仙人以情感,体现出诗人的怀旧情怀。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生活的思考与感悟,传递出一种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柏子香:象征清净与高雅。
  • :代表质朴的生活方式。
  • :象征长寿与高洁。
  • 九仙:象征理想与长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柏子香”代表什么?
    • A. 一种花
    • B. 一种香料
    • C. 一种食物
  2. “老来见事如无事”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生活的无奈
    • B. 对人生的淡然
    • C. 对世俗的厌倦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可以将李弥逊的这首诗与王维的《山居秋暝》进行对比,二者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思考,但王维更强调自然的外在美,而李弥逊则更注重内心的平和与淡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生查子 阳朔江上 哭太玄先生 试院唱酬十一首 次前韵 三月廿八日早渡浙江 与黄一秀才辈雨夜浮亭小集忆郑二 郧中杂言八首 其七 汴中 其一 清明日同学士李惟中赵子期及国学官携酒东岳宫后园看杏花 其六 十月十六日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蹈其覆辙 枝木之冠 女大当嫁 釆字旁的字 军丁 谷字旁的字 令人吃惊 清源正本 搜根问底 云若 历日旷久 歺字旁的字 高字旁的字 素论 躔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户字头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