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3 12:51: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3 12:51:17
却逐严光向若耶,钓轮菱棹寄年华。
三秋梅雨愁枫叶,一夜篷舟宿苇花。
不见水云应有梦,偶随鸥鹭便成家。
白蘋风起楼船暮,江燕双双五两斜。
这首诗描绘了渔父在江边捕鱼的情景。渔父随着严光的光线,划着小船向若耶山驶去,寄托了他对年华的感慨。三秋时节,梅雨绵绵,令人愁绪满怀,枫叶随风而落。夜晚,他的船停靠在芦花丛中,安然入睡。渔父不见水面上的云朵,心中应该有着美好的梦境,偶尔跟随水鸟,便能找到归宿。傍晚,白蘋洲的微风起,船在江面上轻轻摇曳,江燕双双飞过,呈现出一幅宁静的画面。
温庭筠(812年-870年),字飞卿,号青雀,唐代诗人。他以词名世,风格清丽,富于情感,尤其擅长描绘江南的自然风光和风土人情。
这首诗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相对安定、经济繁荣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渔父的生活,表达了对自由自在的向往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同时也反映了诗人自身的生活理想和追求。
《西江上送渔父》是一首写景抒情的诗作,通过渔父的生活描绘出一种淡泊而又自由的生活态度。诗中通过“却逐严光向若耶”描绘了渔父在光影中划船的场景,表现出一种对自然的亲近和对生活的热爱。接下来的“钓轮菱棹寄年华”,则流露出对流逝年华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对时光的思考。
“三秋梅雨愁枫叶”,用秋天的意象,营造出一种愁苦的氛围。梅雨时节,枫叶随风而落,更是增强了这种忧伤的情感。“一夜篷舟宿苇花”,展现了渔父的生活状态,恬淡而宁静,仿佛与世无争。
“不见水云应有梦”,表达了渔父内心的向往和幻想,虽然不见水云,但他心中依然怀有美好的梦想。最后的“白蘋风起楼船暮,江燕双双五两斜”,则通过细腻的描写,表现了傍晚的宁静和美丽,营造出一种和谐的自然景象。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表达了渔父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生哲学的思考。
整首诗表达了渔父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对时光流逝的感叹,以及对自然和谐的追求,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与哲学。
诗中的“严光”指什么?
“三秋梅雨愁枫叶”中的“三秋”指哪个季节?
诗中“偶随鸥鹭便成家”的意思是?
希望这些内容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西江上送渔父》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