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05: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05:06
留春令 中秋夜红楼离席
作者: 郑文焯 〔清代〕
镜华空满,怨红都在,旧时罗帕。
早是销凝泪无多,怎留向临歧洒。
枕上阳关催夙驾。
忍今宵歌罢。
从此西楼翠尊空,愿明月无圆夜。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中秋夜离开红楼时的情感。明亮的镜子映照着空荡荡的房间,红色的花依旧在,仿佛在怨恨。过去用的罗帕也已不见,泪水已经不多,如何能在离别时洒下更多的泪水呢?床头的阳光催促着我早早启程,忍不住想在今晚结束这段歌唱。今后西楼的翠色酒杯将会空荡荡的,愿这明月不要再圆满。
“阳关”是出自《阳关三叠》,原意为日出时的美好景象,这里用作离别的催促。“明月”常常象征团圆与思念,诗中用以表达对未来孤独的期望。
作者介绍:郑文焯,清代诗人,尤以词作见长。他的作品常表现出细腻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思考,风格清新、含蓄。
创作背景:这首《留春令》是在中秋佳节之际写成,诗人借助传统节日的意象,表达了离别的惆怅与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
《留春令 中秋夜红楼离席》通过细腻的意象与深沉的情感,展现了离别时的复杂心情。诗中充满了对过往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惆怅,尤其是中秋这个团圆的节日,愈加凸显了主人公的孤独感。开篇“镜华空满,怨红都在,旧时罗帕”,以镜子和红花作为象征,一方面体现了过去的美好,另一方面则暗示了现今的空虚与遗憾。随后,诗人提到“早是销凝泪无多”,表达了情感的渐渐淡去,似乎已经习惯了这种孤独。最后,诗句“愿明月无圆夜”更是将这种情感推向高潮,期望未来的明月不要再是团圆的象征,而是更多的孤寂与思念。
整首诗在传统的节日背景下,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反映了人们在离别时对时间流逝与情感消逝的无奈。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邃的情感,郑文焯成功地传达了离别的苦涩与对美好往昔的眷恋。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该诗的主题围绕离别、孤独与对美好往昔的怀念,深刻反映了人在节日中的孤寂感与对团圆的渴望。
诗词测试:
诗中“镜华空满”意指什么?
A. 生活富足
B. 内心孤寂
C. 友情深厚
D. 风景优美
诗人希望“明月无圆夜”,这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渴望团圆
B. 对孤独的恐惧
C. 对未来的忧虑
D. 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阳关催夙驾”的意思是:
A. 享受快乐的时光
B. 时间的流逝与离别的到来
C. 期待美好的未来
D. 回忆过去的快乐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白的《静夜思》同样以月亮为意象,表达思乡之情,但更加强调对故乡的思念;而郑文焯的《留春令》则在离别的背景下,展现了对团圆的渴望与孤独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