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20: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20:52
留春令
作者: 曹慎仪 〔清代〕
竹馆香销,绿窗梦断,嫩寒如许。
倦整鸾钗,闲调筝鸟,教尽新吟句。
又恐韶华容易去,撩起春愁绪。
无聊却被,半帘花雾,吹落丝丝雨。
在竹子做成的馆子里,香气渐渐消散,绿窗前的梦也破碎,春寒依旧如此浓厚。
我懒于整理鸾钗,闲暇中拨弄筝弦,吟唱着新作的诗句。
但又担心美好的时光容易流逝,不由得勾起心头的春愁。
无聊之际,只能任凭半帘花雾,吹落了丝丝细雨。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该诗未涉及特定的历史典故,但从“鸾钗”、“筝鸟”等传统元素中可以看出对古代文人生活的借鉴与描绘。
作者介绍
曹慎仪(生卒年不详),清代女诗人,擅长词曲,多在诗词中抒发个人情感,尤其对春天、爱情等主题表现出独特的敏感与细腻。她的作品常带有淡淡的忧伤,体现了女性的柔情与坚韧。
创作背景
《留春令》创作于清代,正值封建社会的晚期,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相对较低,然而曹慎仪通过她的诗词表达了女性的情感世界与内心挣扎,展现出她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流逝时光的感伤。
《留春令》以其细腻的情感与清新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深切感受和对青春易逝的无奈。诗的开头通过“竹馆香销”与“绿窗梦断”两个意象,刻画出一种清幽却又略显孤寂的场景,营造出诗人内心的惆怅。接着,诗人以“倦整鸾钗,闲调筝鸟”描写了自己的倦怠与无所事事,反映出一种对生活的无力感。
“又恐韶华容易去,撩起春愁绪”,这句更是将春愁的主题推向高潮,诗人不仅感受到春天的美好与短暂,更感受到青春年华的无情流逝,令人倍感惆怅。最后的“半帘花雾,吹落丝丝雨”则让人感受到一种自然的细腻与柔和,似乎在诉说着春天的短暂之美与生命的脆弱。
整首诗通过细致的描写、丰富的意象、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深情思索与对生命流逝的感慨,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对春天的描绘与对青春的感慨,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人通过细腻的情感刻画,展示了女性的柔情与坚韧,反映了那一时代女性的内心世界。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留春令》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曹慎仪
C. 杜甫
D. 白居易
诗中提到的“竹馆”意指什么?
A. 竹子搭成的房子
B. 一种乐器
C. 一种食物
D. 一种植物
诗中“又恐韶华容易去”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青春的珍惜
B. 对生活的无奈
C. 对爱情的期待
D. 对自然的赞美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抒发了女性在春天的情感,但更侧重于对爱情的思考与追忆;而曹慎仪的《留春令》则更多地展现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春天的孤寂。两者都体现了女性特有的细腻情感,但侧重点有所不同。
推荐书目
以上内容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留春令》这首诗词及其背后的情感与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