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6:55: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6:55:48
夏夜上谷宿开元寺
诗成一夜月中题,便卧松风到曙鸡。
带月时闻山鸟语,郡城知近武陵溪。
在一个夏夜,我在开元寺过夜,写完诗后,在月光下题写了它,便在松风中安然入睡,直到黎明时分听到鸡鸣。月光下时而传来山中鸟儿的鸣叫,知道自己离郡城已经不远,靠近武陵溪了。
武陵溪出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描述了一个与世隔绝、安宁美好的世外桃源。诗中提到的武陵溪不仅是地理上的指向,也是诗人心中理想生活的象征,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贾岛(约779年—843年),字阮,号梦窗,唐代诗人,以其深邃的诗风和细腻的意象而著称。他的诗风受禅宗影响,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贾岛的游历中,诗人喜欢在自然中寻找灵感,写下了这首描写夏夜宁静与美好的诗。时代背景是唐代盛世,文人墨客频繁游山玩水,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
这首诗描绘了在夏夜宿于开元寺的宁静场景,诗中展现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前两句通过“诗成一夜月中题”表现了诗人的创作过程,月光下的创作活动充满了灵动与诗意。接着“便卧松风到曙鸡”展现了诗人在完成诗作后的放松状态,松风的拂动与晨鸡的鸣叫构成了自然的乐章,既有动感又有静谧。
后两句则通过“带月时闻山鸟语”展现了诗人对周围环境的感知,月光下的鸟鸣声使得夜晚不再孤寂,反而充满生机。在最后一句“郡城知近武陵溪”中,诗人通过鸟鸣声联想到自己已接近繁华的郡城,隐含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对喧嚣城市的反思。
整首诗在意象上通过自然描绘与个人感受相结合,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思索,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词测试:
诗人在哪个寺庙过夜?
诗中提到的“武陵溪”象征什么?
诗人是如何感知周围环境的?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