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6:13: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6:13:50
送僧
贾岛
此生披衲过,在世得身闲。
日午游都市,天寒往华山。
言归文字外,意出有无间。
仙掌云边树,巢禽时出关。
这辈子我披着僧衣生活,得以在世间悠闲自在。
正午时分我游玩都市,天寒时便前往华山。
言语是超越文字的,心思在有与无之间游离。
仙人的手掌在云边的树上,鸟巢不时有鸟儿出入。
此诗涉及到道教文化,华山是道教的重要圣地,象征着追求道理与超脱尘世的理想。诗中提到的“仙掌”和“云边树”则代表了超越人间的境界与理想,表达了诗人向往自然与超脱的情感。
作者介绍:贾岛,唐代诗人,与王之涣、王维齐名,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严格的音韵著称,尤其以“送僧”一诗而著名。他生活在动荡的时代,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贾岛晚年,反映了他对修行生活的思考与对自然的向往。诗中表现出一种对于世俗生活的淡然与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对僧人生活的深刻理解与向往。首联“此生披衲过,在世得身闲”直接揭示了诗人的生活选择,表达了对修行和闲适的追求。接下来的“日午游都市,天寒往华山”则展现了诗人在日常生活中的游历,反映了他对世俗与自然的融合思考。诗的后两联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探讨了语言与思想的关系,强调了超越文字的深刻理解,使人感受到一种宁静而又高远的思想境界。尤其是“仙掌云边树,巢禽时出关”通过生动的意象传达出一种超然的境界,令人对自然与灵魂的交融产生共鸣。整首诗在氛围上给人以宁静、清新之感,体现了贾岛的独特艺术风格与深刻哲理。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比喻(如“仙掌”比喻高远的理想)、对仗(如“言归文字外,意出有无间”)、意象(如“华山”与“云边树”)等手法,构成了和谐而富有层次的艺术效果。
主题思想: 全诗传达了对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思考,体现了唐代诗人对道教与自然哲学的理解。
诗词测试:
诗人选择何种生活方式?
A. 仕途
B. 修行
C. 商业
D. 游历
“华山”在诗中象征什么?
A. 财富
B. 权力
C. 理想
D. 恋爱
此诗的情感基调是什么?
A. 忧伤
B. 轻松
C. 超脱
D. 愤怒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贾岛的《送僧》与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进行对比,二者都表现了对友人的送别情感,但贾岛更注重内心的超脱与宁静,而王维则更加侧重于对友谊的深厚与依依不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