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2:26: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2:26:03
奉和御製读唐书
作者: 夏竦
天祚文皇德,元成雅道施。
纳忠裨阙政,偃革致昌期。
宴喜刀方解,人亡鉴遽隳。
数行遗奏在,犹可动神祗。
这首诗赞美了唐朝的文治和皇帝的德行,认为元成皇帝施行了高雅的治国之道,接受忠臣的建议来弥补政事上的不足,使国家繁荣昌盛。即便在宴会上,刀剑已然解开,然而人亡后,往日的荣耀也迅速消逝。遗留下来的奏章,仍然能够感动天地神灵。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天祚文皇德”表现出对唐朝皇帝的赞美,反映出对历史的敬仰与反思。同时,诗中提到的“刀方解”与“人亡”则暗指历史的无常与朝代的更替。
作者介绍:
夏竦(约996-1040),字宗俊,号云峰,宋代诗人,因其才华出众而受到重用,尤其在文治方面有很高的造诣。其诗风清新,擅长描绘历史与人情。
创作背景:
此诗是在宋代,国家正值盛世,诗人借古喻今,反思唐朝的兴衰,旨在提醒当时的统治者应当吸取历史教训,以保持国家的繁荣。
《奉和御製读唐书》是一首反映历史与现实的诗作,诗中通过赞美唐代文治的皇帝与治国理念,表达了对历史的深思。开头的“天祚文皇德”即点明了诗人对唐朝皇帝德行的赞美,接着则指出,虽然唐朝在元成皇帝的治理下,国家繁荣昌盛,但政治的缺陷依然存在,忠臣的建议未必被重视,这种对比反映了历史的复杂性。
“宴喜刀方解”的描写,表现出一种盛世的欢庆气氛,但随后的“人亡鉴遽隳”则突显了历史的无情与变幻,正如盛世之下,潜藏着衰亡的暗流。最后的“数行遗奏在,犹可动神祗”更是发出一种历史的警示,遗留的奏章仍然能感动天地,提醒后人珍惜当下的繁荣。
整首诗结构严谨,意象鲜活,既有对唐代的深刻反思,也蕴含了对历史教训的警醒,展现了夏竦作为诗人的历史责任感与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对仗、比喻等多种修辞手法,增强了诗的韵律感与表现力,如“宴喜刀方解”与“人亡鉴遽隳”形成鲜明对比,强调了盛世与衰亡的对立。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唐代兴衰的反思,传达了历史的无情与变幻,提醒后人珍惜当下的繁荣,警醒统治者应当吸取历史教训,以保持国家的繁荣与稳定。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天祚文皇德”意指什么?
A. 皇帝的德行受到天的庇佑
B. 皇帝的德行受到人民的支持
C. 皇帝的德行受到历史的审判
“宴喜刀方解”中的“刀”象征着?
A. 战争
B. 和平
C. 权力
填空题:
这首诗的作者是__(填入作者名字)。
诗中提到的“元成”是指__(填入具体皇帝名字)。
判断题:
这首诗赞美了唐代的皇帝,同时也反映了对历史的警惕。(判断对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