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冬夜闻虫》

时间: 2025-05-22 15:38:51

诗句

虫声冬思苦于秋,不解愁人闻亦愁。

我是老翁听不畏,少年莫听白君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2 15:38:51

原文展示:

虫声冬思苦于秋,不解愁人闻亦愁。我是老翁听不畏,少年莫听白君头。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冬夜听到虫鸣的情景,虫声让人思念秋天,令人感到苦恼,却又不懂愁苦的人听到虫声也会感到忧愁。我虽然是个老者,不怕这些虫鸣的声音,但年轻人却不应该听我说的这些忧伤的话。

注释:

  • 虫声: 指冬天虫子发出的声音。
  • 冬思: 冬天的思念,表达了对过往的怀念。
  • 苦于秋: 这里指冬天的虫声让人想起秋天的苦闷。
  • 愁人: 处于愁苦中的人。
  • 老翁: 指古诗的说话者,已是年长之人。
  • 白君头: 此处是对年轻人的劝告,意指年轻人不应听这些忧伤的话。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虫声,通常与秋天的情景相联系,虫鸣的声音让人想起秋天的萧瑟与忧愁。古代诗词中常用虫声来引发思乡或思旧的情感,白居易在此借虫声表达了对过往的怀念与对年轻人的劝诫。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语言通俗易懂,情感真挚,作品涉及多个题材,包括政治、人生、爱情等。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白居易晚年,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在冬季的夜晚,虫声唤起了他对秋天的思念,同时也流露出对年轻人的关切。

诗歌鉴赏:

《冬夜闻虫》是一首情感丰富的诗。诗人在寒冷的冬夜里,听到虫声,不禁浮现出对秋天的怀念和对生活的感慨。虫声是一种自然的声音,却在诗中引发了深沉的思考。诗的前两句描绘了虫声带来的苦闷,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往昔的追忆。

后两句则从个人的角度出发,老年人对人生的经历与感悟与年轻人的无知形成鲜明对比。诗人以自己的经历告诫年轻人,不应轻易被这些忧愁的声音所困扰。整首诗通过虫声的象征,传达了对生命历程的思考,以及对年轻一代的寄语。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虫声冬思苦于秋”:虫声在冬天惹起对秋天的思念,冬天的寂寞与秋天的丰收形成对比。
    • “不解愁人闻亦愁”:意指虫声虽无意识,但听到它的人却感受到愁苦。
    • “我是老翁听不畏”:老年人经历过许多,面对虫声不会感到害怕。
    • “少年莫听白君头”:劝诫年轻人不要听这些忧伤的言语。
  • 修辞手法:

    • 拟人:虫声被赋予了情感,仿佛它能理解人的愁苦。
    • 对仗:前后两句结构工整,形成鲜明对比。
  • 主题思想: 诗歌探讨了时间的流逝与人们内心的感受,表现了诗人对年轻人的关怀与告诫。

意象分析:

  • 虫声: 代表自然界的声音,象征着生命的延续与时间的流逝。
  • 冬夜: 寒冷的环境渗透出孤独和思考的氛围。
  • : 作为回忆的对象,象征着丰收与美好时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虫声让人想起哪个季节?

    • A. 春
    • B. 夏
    • C. 秋
    • D. 冬
  2. 诗人认为年轻人应该怎么做?

    • A. 听虫声
    • B. 不要听忧伤的言语
    • C. 忍受痛苦
    • D. 享受冬夜
  3. 诗中的“我”指的是哪个年龄段的人?

    • A. 少年
    • B. 中年
    • C. 老年
    • D. 婴儿

答案

  1. C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白居易的《冬夜闻虫》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两首诗均涉及对时间的思考与情感的表达,但白居易更侧重自然的声音唤起的思绪,而杜甫则更多表现对亲人的思念。

参考资料:

  • 《白居易全集》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查询

怀寄周元翁十首 其五 老槐 感皇恩 人南渡·兰芷满汀洲 减字浣溪沙(十五之七) 三月二十日游南台 亡女胜璋哀辞 西城马上 再送潘仲宝兼寄彭城交旧 书国志陈登事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三字俗语大全_经典三字俗语解析与应用 妈妈的字怎么写?妈妈的字笔画顺序详解 剿抚兼施 团队精神 麻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雄艳 犬字旁的字 大锣大鼓 示字旁的字 瞎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斤偏旁的字有哪些?带斤的汉字大全 色字旁的字 足字旁的字 回肠九转 再作道理 殳字旁的字 壮夫不为 新牡 包含絮的词语有哪些 否结尾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