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初除主客郎中知制诰与王十一李七元九…同宿话旧感怀》

时间: 2025-04-26 20:49:56

诗句

闲宵静话喜还悲,聚散穷通不自知。

已分云泥行异路,

忽惊鸡鹤宿同枝。

紫垣曹署荣华地,白发郎官老丑时。

莫怪不如君气味,此中来校十年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0:49:56

原文展示

闲宵静话喜还悲,
聚散穷通不自知。
已分云泥行异路,
忽惊鸡鹤宿同枝。
紫垣曹署荣华地,
白发郎官老丑时。
莫怪不如君气味,此中来校十年迟。

白话文翻译

在安静的夜晚,我们闲聊时感到喜悦与悲伤交织,
聚散之间,人生的穷通变化谁又能自知。
已经分开,像云与泥一样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忽然看到鸡和鹤在同一枝头栖息,心中惊讶。
在紫色的围墙和官署的荣华之地,
白发的官员在老去和丑陋中度过时光。
不要怨恨我不如你这般的气度,
因为我在这里等待了整整十年才见到你。

注释

  • 闲宵:安静的夜晚。
  • 聚散穷通:指朋友之间的相聚与分离,以及生活的顺境与逆境。
  • 云泥:比喻差异,云代表高贵,泥代表卑微。
  • 鸡鹤:鸡与鹤,分别象征着平凡与高贵。
  • 紫垣曹署:紫色的围墙与官署,象征地位与权利。
  • 郎官:指的是官员。
  • 气味:此处指气质或风范。

典故解析

  • 鸡鹤宿同枝:这句表达了朋友之间虽然走上了不同的道路,但仍然可以在某些时刻重聚的情感。
  • 紫垣曹署:紫垣是古代皇宫的象征,曹署指的是官署,反映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认识与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平易近人,关注社会民生,以其深厚的文学造诣和敏锐的社会观察著称。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白居易晚年,表达了他对曾经的朋友与往事的怀念,以及对人生变迁的感慨。在与朋友重聚时,心中涌现出的情感,使他回忆起过去的快乐与悲伤。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话的方式,表达了诗人与旧友重聚时的复杂情感。开头两句以“闲宵静话”引入,展现了夜晚的宁静和朋友间的亲密。然而随之而来的“聚散穷通不自知”,则点明了人生聚散无常的主题。诗人感慨于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已分云泥、行异路,突显出人生道路的不同选择与命运的不可知。在“忽惊鸡鹤宿同枝”中,诗人用鸡和鹤的对比,表达了自己对朋友的感慨,尽管生活境遇不同,但重聚时仍有相同的情感寄托。

后面的两句“紫垣曹署荣华地,白发郎官老丑时”,则是对官场生活的反思与自嘲,白发、老丑的形象更添了人生的无奈与感伤。最后一句“莫怪不如君气味,此中来校十年迟”,显示了作者对自身处境的自谦与对朋友的尊重,尽管自己未能如意,但仍心存敬意。

整首诗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与人生的无常变化,具有强烈的生活气息和深刻的哲理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闲宵静话喜还悲:在安静的夜晚,闲聊中既有欢乐也有忧伤。
    • 聚散穷通不自知:人生的聚合与分离,顺境与逆境,谁又能真正了解呢?
    • 已分云泥行异路:已经像云和泥那样分开,各走各的路。
    • 忽惊鸡鹤宿同枝:突然看到鸡和鹤同栖一枝,心中感到惊讶。
    • 紫垣曹署荣华地:在权势显赫的地方,生活中充满了荣华富贵。
    • 白发郎官老丑时:白发的官员在老去与丑陋中度过时光。
    • 莫怪不如君气味:不要责怪我不如你这般有风采。
    • 此中来校十年迟:因为我等了整整十年才见到你。
  •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云泥”与“鸡鹤”的对比,体现了不同人生境遇的差异。
    • 象征:鸡与鹤分别象征了平凡与高贵,传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
  • 主题思想:整首诗探讨了人生的聚散无常,表达了对旧友的怀念以及对自我的反思,体现出深厚的情感与对人生的感悟。

意象分析

  • 闲宵:象征着宁静的时光,适合回忆与反思。
  • 鸡鹤:象征着生活的不同层次与境遇,反映出人与人之间的差异。
  • 紫垣曹署:象征着权力与荣华,反映了社会地位对人的影响。
  • 白发:象征着衰老与时间的流逝,表达了对生命的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云泥”象征什么?

    • A. 高贵与卑微
    • B. 天与地
    • C. 人与动物
  2. 诗人用什么动物来对比不同的生活境遇?

    • A. 狗与猫
    • B. 鸡与鹤
    • C. 牛与羊
  3. “紫垣曹署”指的是?

    • A. 自然环境
    • B. 荣华富贵的地位
    • C. 乡村生活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 白居易与杜甫的诗歌都关注社会现实,但白居易更注重个人情感,而杜甫则常常反映国家与人民的苦难。白居易的语言更为通俗易懂,而杜甫则用更多的历史典故与深邃的哲理。

参考资料

  • 《白居易全集》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歌研究》

相关查询

水调歌头 望江南 纪事 野饮呈祝山甫 矮斋杂咏二十首·水禽 田家 其五 述怀 纪时 新市杂咏十首 和戎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中学 手链 李广不侯 马字旁的字 包含奋的成语 千锤打锣,一锤定音 艮字旁的字 包含摸的词语有哪些 人怯马弱,不习之过 木字旁的字 石字旁的字 有枝添叶 漫诞 小登科 己字旁的字 縠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穷富极贵 官复原职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