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0:03: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0:03:45
战城南
作者: 李白 〔唐代〕
去年战桑乾源,今年战葱河道。
洗兵条支海上波,放马天山雪中草。
万里长征战,三军尽衰老。
匈奴以杀戮为耕作,古来唯见白骨黄沙田。
秦家筑城避胡处,汉家还有烽火然。
烽火然不息,征战无已时。
野战格斗死,败马号鸣向天悲。
乌鸢啄人肠,衔飞上挂枯树枝。
士卒涂草莽,将军空尔为。
乃知兵者是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
去年的战争在桑乾河,今年的战争在葱河。
洗净武器后在海面上翻滚,放马在天山的雪地上奔跑。
万里征途的战斗中,三军已经衰老。
匈奴人将杀戮视为耕作,古往今来只见白骨与黄沙的田地。
秦朝修筑城墙以避胡人,汉朝的烽火依然燃烧。
烽火连绵不息,战争从未结束。
野外战斗中死去,败马哀鸣向天悲叹。
乌鸦啄食着人的内脏,衔着飞上枯树的枝头。
士卒遍布战场,将军又能做什么呢?
所以才知道,兵器是凶器,圣人不得已而使用。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著名诗人,被誉为“诗仙”。他一生游历广泛,作品以豪放、奔放著称,擅长抒发个人情感和描绘壮丽山河。
《战城南》创作于李白游历边疆时期,背景是唐代与匈奴等民族的对峙与战争频繁。诗中反映了战争的残酷与士兵的艰辛,表达了对战争的厌倦和对和平的渴望。
《战城南》是一首充满悲壮气息的诗,李白用豪放而又悲愤的笔调描绘了战争的惨烈和士兵的辛酸。诗中描写的场景生动而具体,开头两句便通过具体地点的对比,展示了战斗的频繁和无休止。接下来的几句,诗人通过对洗净武器和放马于雪中的描写,传递出一种即将出征的紧迫感。
诗中“匈奴以杀戮为耕作”的句子尤为触动人心,揭示了战乱带来的悲惨景象,古往今来的白骨与黄沙田,仿佛在提醒人们战争的残酷与无情。李白通过“士卒涂草莽,将军空尔为”的反思,传达了对战争的深刻反思:士兵在战争中付出了生命,而将军又能做什么呢?最终,诗人总结道:“乃知兵者是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这句话深刻地表达了对战争的无奈和对和平的向往,令人倍感沉痛。
《战城南》通过对战争的描绘,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和对战争的深刻反思。诗人对士兵命运的同情,以及对无尽战争的疲惫感,让人读后感受到历史的沉重与人性的悲哀。
李白在《战城南》中描述了哪些战争地点?
诗中提到的“匈奴”主要指的是哪个民族?
“士卒涂草莽,将军空尔为”这句的意思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