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5:23: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5:23:35
亭伯去安在,李陵降未归。愁容变海色,短服改胡衣。
亭伯(指亭长或朋友)现在在哪里呢?李陵已经投降,但他还没有回来。我的愁苦之情像海水一样深,短衣服换成了胡人的衣服。
李陵的投降在中国历史上引发了广泛的争议,李白在诗中提到李陵,反映了对国士的失望与悲伤。亭伯作为一个象征,可能代表着朋友或故人,表达了对故人的思念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因其豪放不羁的个性和出众的诗才,被誉为“诗仙”。李白的诗歌多描绘自然、抒发个人情感,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奔亡道中五首》是李白在动荡的时代背景下创作的,反映了对国家局势的忧虑和个人的漂泊感。这首诗具体创作时间不详,但可以看出李白对战乱和友人的思念,情感真挚。
这首诗以简单的语言表达出深切的情感,短短四句却蕴含了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思考。开头两句以疑问的形式,展现了对亭伯的关切以及对李陵投降的无奈,暗示了对友人及国事的忧虑。接下来的两句则通过生动的比喻,将愁苦的情感形象化,表现出诗人内心的煎熬与不安。李白通过短服和胡衣的对比,揭示了文化认同与个人命运的变化,体现了他对国家和文化的深切关怀。全诗情感深邃,语言凝练,显示出李白作为诗人的非凡才华与敏感的历史意识。
整首诗表达了李白对国家和友人的深切忧虑,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与无奈,反映了诗人的家国情怀和个体命运之间的矛盾。
李陵在诗中代表什么?
A. 忠诚的将领
B. 投降者
C. 友人
答案:B
“愁容变海色”中的“海色”用来比喻什么?
A. 明亮的心情
B. 深沉的愁苦
C. 平静的生活
答案:B
诗中提到的“短服”是指什么?
A. 汉服
B. 胡服
C. 短衣服
答案:C
李白的《奔亡道中五首 其二》与杜甫的《春望》都有着对国家局势的忧虑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李白的作品更为豪放,情感外露,而杜甫则在细腻的描写中流露出无奈与悲伤,展示了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情感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