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47:08
诗词名称: 琴曲歌辞 飞龙引二首 其一
作者: 李白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黄帝铸鼎于荆山,鍊丹砂。
丹砂成黄金,骑龙飞上太清家。
云愁海思令人嗟,宫中綵女颜如花。
飘然挥手凌紫霞,从风纵体登銮车。
登銮车,侍轩辕。
遨游青天中,其乐不可言。
白话文翻译:
黄帝在荆山铸造鼎,炼制丹砂。
丹砂化为黄金,骑着龙飞升到太清的家。
云愁与海思让人叹息,宫中的彩女如花般美丽。
轻盈地挥手凌驾于紫色的霞光之上,随着风纵身登上华丽的车辇。
登上车辇,侍奉轩辕皇帝。
在青天中遨游,乐趣无法言喻。
注释:
- 黄帝: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帝王,被尊为中华民族的始祖,通常与道教文化有关。
- 荆山:历史上著名的山脉,与黄帝的传说密切相关。
- 丹砂:中药材,通常用于炼丹,象征着长生不老。
- 太清:道教的一个境界,指的是极高的天界或神仙的居所。
- 彩女:指的是宫中的美丽女子,通常与音乐、舞蹈有关。
典故解析:
- 黄帝铸鼎:反映了古代帝王的智慧和对自然的掌控,同时也暗示了道教的炼丹文化。
- 骑龙飞升:龙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权力和尊贵,飞升象征着超脱于世俗。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著名诗人,因其豪放洒脱的个性和卓越的诗才,被誉为“诗仙”。李白的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和对自然的热爱,富于浪漫主义色彩。
创作背景:
《飞龙引》创作于李白的中年时期,正是他仕途不顺、心怀壮志之时。诗中通过黄帝的传说,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与自由的向往,以及对超脱世俗的渴望。
诗歌鉴赏:
《飞龙引》通过黄帝的传说,构建了一个理想化的仙境,展现了李白对自由与超凡的追求。开篇以“黄帝铸鼎于荆山,鍊丹砂”引入,铸鼎与炼丹象征着古代文化的智慧与追求,不仅仅是对物质的创造,更是对精神世界的探索。随着“骑龙飞上太清家”的描绘,诗人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境界,展现了一种超越现实的飞升感。诗中“云愁海思”一句,表现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思考,然而随即转入“飘然挥手凌紫霞”,让人感受到一种由愁苦转向轻松的心境变化。
最后的“遨游青天中,其乐不可言”不仅是对理想境界的向往,更是对自由的无限渴望。整首诗充满了浪漫的情怀,象征着李白那种对生活的热爱与不屈的精神。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黄帝铸鼎于荆山,鍊丹砂:引出黄帝传说,象征着古代文化的深厚。
- 丹砂成黄金,骑龙飞上太清家:通过炼丹成金的过程,展示了理想的实现。
- 云愁海思令人嗟,宫中綵女颜如花:反映了作者对现实的沉思和对美的向往。
- 飘然挥手凌紫霞,从风纵体登銮车:表现了超脱与飘逸的状态,象征着理想的追求。
- 登銮车,侍轩辕:登上华丽的车辇,侍奉伟大的帝王,象征着地位与尊荣。
- 遨游青天中,其乐不可言:最终达到了理想的境界,感受到无与伦比的快乐。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黄帝的铸鼎与炼丹比作理想的追求。
- 拟人:使自然现象如“云愁海思”具有人性化的情感。
- 对仗:全诗结构严谨,形成鲜明的对比。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理想境界的追求,表达了李白对自由、超脱的向往,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黄帝:象征着权威与智慧。
- 龙:代表着尊贵与力量,象征着飞升与不拘一格。
- 丹砂:象征着追求长生与不朽的理想。
- 云霞:象征着轻盈与自由,呈现出一种超然的境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黄帝铸鼎于荆山,锻丹砂。中“荆山”指的是哪个地方?
-
“骑龙飞上太清家”中,“太清”指代什么?
- A. 最高的道教境界
- B. 一种饮料
- C. 一种乐器
- D. 一种花卉
-
整首诗表述的主要情感是?
- A. 忧伤
- B. 喜悦
- C. 渴望自由与理想
- D. 对现实的无奈
答案:
- B
- A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 《月下独酌》 vs 《飞龙引》:两首诗都展现了李白对自由的向往,但《月下独酌》更加突出孤独与自省,而《飞龙引》则侧重于理想与超脱。
参考资料:
- 《李白诗全集》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