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56: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56:36
襄阳行乐处,歌舞白铜鞮。
江城回绿水,花月使人迷。
山公醉酒时,酩酊高阳下。
头上白接篱,倒著还骑马。
岘山临汉水,水绿沙如雪。
上有堕泪碑,青苔久磨灭。
且醉习家池,莫看堕泪碑。
山公欲上马,笑杀襄阳儿。
在襄阳的乐园中,歌舞声与白铜的鞮声交织。
江城的绿水环绕,花与月的景色令人迷醉。
山公在醉酒时,酩酊大醉地在高阳之下。
他的头上戴着白色的接篱,骑着马却是倒着。
岘山傍着汉水,水面碧绿,沙滩洁白如雪。
上面有块堕泪碑,青苔覆盖已久,几乎磨灭。
且不去看那堕泪碑,尽情醉倒在习家池边。
山公想要上马,笑得让襄阳的小孩们捧腹。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享有“诗仙”的美誉。他以豪放、奔放的个性和作品而闻名,常常表达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襄阳曲四首》创作于李白旅居襄阳期间,反映了他对襄阳美景的喜爱与对生活的热爱,充满了生动的生活气息和浓郁的地方色彩。
《襄阳曲四首》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的诗作,展现了作者对襄阳自然美景与人文环境的热爱。诗中描绘了襄阳的歌舞场景、江水碧绿的美丽,以及醉酒时的欢乐与幽默。李白通过对山公的描写,展示了他对自由饮酒、无拘无束生活的向往,表现出一种洒脱的人生态度。
诗中的“堕泪碑”则为整首诗增添了一丝忧伤的情绪,象征着人生中不可避免的离别与哀愁。李白在此以轻松的语气面对悲伤的历史,展现出他对生命的豁达态度。整首诗在描绘美好景象的同时,也蕴含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极具艺术性和哲理性。
整首诗通过描绘襄阳的美丽景色与山公的醉态,表达了作者对自由、欢乐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生苦短、应当及时享乐的哲学思考。
襄阳曲四首的作者是谁?
A. 杜甫
B. 李白
C. 白居易
在诗中,山公的状态是什么?
A. 清醒
B. 酩酊大醉
C. 忧伤
“堕泪碑”在诗中象征什么?
A. 快乐
B. 离别与哀愁
C. 自由
李白与杜甫的风格对比:
李白的诗多表现自由与豪放,常常描绘醉酒的状态与自然美景;而杜甫则更注重社会现实的描绘,作品中充满了对民生疾苦的关注。两者在情感表达和主题上各有千秋,体现了唐代诗歌的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