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1 13:24: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13:24:23
《杂曲歌辞 其二》
作者:李白
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羞逐长安社中儿,赤鸡白狗赌梨栗。
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
淮阴市井笑韩信,汉朝公卿忌贾生。
君不见昔时燕家重郭隗,拥彗折腰无嫌猜。
剧辛乐毅感恩分,输肝剖胆效英才。
昭王白骨萦蔓草,谁人更扫黄金台。
行路难,归去来。
这首诗表达了我对理想和现实之间的矛盾感慨。大道如青天,我却无法走出这条路。羞于和那些长安社中年轻人争宠,看到他们在赌梨栗时嬉笑玩乐。心中虽有才华,却只能弹剑作歌,发出苦涩的声音,去王门前却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淮阴的市井之中,大家都在嘲笑韩信,而汉朝的公卿却忌惮贾谊的才华。你难道没有见过昔日燕国对郭隗的重视吗?他虽然地位低微,却也能获得重用。辛弃疾和乐毅感恩于义,愿意倾尽所有效法英才。而如今昭王的白骨都被草丛覆盖,谁来清扫那片黄金台呢?行路艰难,我宁愿归去。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以豪放奔放的个性和独特的艺术风格闻名于世。他的作品生动表现了对自由、理想和人生的追求。
《杂曲歌辞》是李白在游历过程中写成的,表达了他对现实的失望和对理想的渴望。诗中反映了当时社会对有才华人士的冷漠和无情。
《杂曲歌辞 其二》是一首充满个人情感的诗作,李白通过对比和典故表达了对社会现状的深刻思考。开篇以“大道如青天”引入,展示了理想的辽阔与个人的无奈,令人感受到一种深刻的孤独感。接着,诗人用“羞逐长安社中儿”对比那些追名逐利的年轻人,表达了自己对浮华生活的厌恶。
在后续描写中,李白提到历史人物韩信和贾谊,揭示了历史对人才的捧杀与冷落,反映出他对当时社会对人才态度的批判。他用“君不见昔时燕家重郭隗”来引出历史的对比,显示出对才能被重用的渴望与现实的无奈。
最后,诗人以“昭王白骨萦蔓草”结尾,令人感受到时光的无情与历史的沉重,暗示了即使是黄金台也无法逃避时间的淘洗,最终归于平淡,令人感叹。
整首诗表达了李白对理想生活的渴望与对现实的失望,揭示了社会对人才的冷漠与不公,反映了诗人内心的苦闷和对历史的思考。
李白在诗中提到的淮阴市井指的是哪个历史人物?
“大道如青天”的意思是:
李白与杜甫的诗作都对社会现象有深刻的思考,但李白更偏向于表达个人情感与理想,杜甫则更加关注社会现实与民生疾苦。两者风格各异,却都体现了唐代诗歌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