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江南好 其二》

时间: 2025-05-04 04:03:00

诗句

催诗雨,搅得晚天凉。

碧涨半篙平似镜,乌篷三尺小于房。

荡入藕花乡。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4:03:00

原文展示:

催诗雨,搅得晚天凉。
碧涨半篙平似镜,
乌篷三尺小于房。
荡入藕花乡。

白话文翻译:

在细雨的催促下,傍晚的天气变得凉爽。
湖面如镜,水位上涨,船只在水中轻轻摇摆,
黑色的船只显得比房屋还小。
船儿荡入满是藕花的乡村。

注释:

  • 催诗雨:指细雨如同催促作诗的情景,描绘出一种诗意的氛围。
  • 搅得晚天凉:指雨水打乱了傍晚的宁静,带来了凉意。
  • 碧涨:水面颜色清澈,涨水的状态。
  • 半篙:指船桨的一半长度,形容水面平静。
  • 乌篷:黑色的船篷,通常是小船的特征。
  • 荡入:轻轻摇晃着驶入。
  • 藕花乡:指生长莲藕的地方,常用来形容美丽的水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祝蕖(约1870-1913),字子华,号祝蕖,江苏人,是近代著名的女诗人。她的诗作多描绘江南水乡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情怀,风格清新脱俗,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黄祝蕖的游历期间,反映了她对江南水乡的热爱与赞美。时代背景是清末民初,社会动荡,人们对美好自然与人文情感的向往更加明显。

诗歌鉴赏:

《江南好 其二》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南水乡的宁静与美丽,展现了诗人在细雨中泛舟的情景。开头的“催诗雨”,既是环境的描写,也是情感的引子,渲染了氛围。随着雨水的到来,夜晚的凉意随之而来,诗人将这一切感受完美地融入诗中。

“碧涨半篙平似镜”一句,形象地展现了水面如镜的宁静,反映出诗人对自然景物的敏感和细腻的观察。此处的“碧涨”不仅指水位的上升,更传达出一种生机与活力。而“乌篷三尺小于房”,则通过对比,突出船只的渺小,营造出一种孤独感,映衬出诗人对自然的深切体悟。

最后一句“荡入藕花乡”则是整首诗的升华,象征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藕花象征着美丽与纯洁,诗人在此表达对江南水乡的热爱与留恋,也暗示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催诗雨,搅得晚天凉。
    细雨如诗般轻轻催促,打乱了傍晚的宁静,带来了凉意。

  2. 碧涨半篙平似镜,
    湖面清澈,水位上涨,显得平静如镜,表达了安宁的氛围。

  3. 乌篷三尺小于房。
    黑色的船篷在湖面上显得渺小,突出江南水乡的广阔与诗人的孤独感。

  4. 荡入藕花乡。
    船只轻轻驶入满是莲藕花的乡村,象征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平似镜”,通过比喻强调湖面的平静。
  • 对仗:如“乌篷三尺小于房”,增强诗的韵律感。
  • 拟人:将雨水比作催促者,生动形象。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江南水乡的自然美景,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热爱,融入了个人情感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共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生命的滋润与情感的寄托。
  • 湖面:代表宁静与广阔,反映诗人内心的平和。
  • 藕花:象征美丽、纯洁与田园生活的理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的“乌篷”指的是:
    A. 一种船
    B. 一种花
    C. 一种山
    答案: A

  2.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荡入藕花乡”反映了诗人对_____的向往。
    答案: 美好生活

  3. 判断题:诗中的雨水使得天气变得温暖。
    答案: 错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江南》- 杜甫
  • 《月夜忆舍弟》-杜甫

诗词对比:

比较黄祝蕖的《江南好 其二》和杜甫的《江南》:两首诗都描绘了江南的自然风光,但黄祝蕖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而杜甫则更关注社会背景与人情冷暖。

参考资料:

  • 《近现代诗词选》
  • 《江南水乡的诗意与美》
  • 《黄祝蕖研究》

相关查询

太常引·道人活计要清虚 太常引·长安三唱晓鸡声 太常引·衲衣藤杖是吾缘 太常引 太常引 太常引 人日立春 太常引 太常引 忆归 太常引 赠歌者妙音居士 太常引 奉寄(朱校云奉寄二字疑衍)参政李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小字头的字 黑字旁的字 现身 日字旁的字 劳而无功 包含装的词语有哪些 钓艇 内録 不以为耻 韋字旁的字 豸字旁的字 神怒鬼怨 庸懦无能 包含雁的词语有哪些 布客 外简内明 就地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