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6:53: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6:53:33
江南好
黄侃 〔近代〕
斜阳里,瘦影待谁怜。
人意已随流水远,
秋声先伴暮蝉还。
憔悴又今年。
在斜晖的映照下,瘦弱的身影在静静等待着谁的怜惜。
人们的心意早已随流水远去,
秋天的声音早已伴随黄昏的蝉鸣而来。
又一年已过去,我愈发憔悴。
此诗中并没有明显的典故,但其中“斜阳”、“流水”、“秋声”等意象在古诗词中常常出现,通常用来表达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传达出诗人对人生的感慨和对过往的追忆。
作者介绍:黄侃(1885-1934),字子华,号天池,是近代著名的诗人、学者。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表现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20世纪初,正值中国社会剧变之际,诗人面临着时代的动荡和个人的困惑,感受到人生的无常与孤独。
《江南好》通过“斜阳”、“瘦影”、“流水”等意象,表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与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开篇的“斜阳里,瘦影待谁怜”,描绘了一个孤独的身影在夕阳下的无助状态,令人不禁为其感到惋惜。接下来的“人意已随流水远”,则表明人们的情感如流水般易逝,表达了对过往关系的思考和惆怅。秋天的到来,伴随着蝉鸣,带来了萧瑟的情绪,诗人不禁感到自己在岁月的打磨下愈发憔悴,似乎在诉说着对生命短暂的无奈和对青春流逝的惋惜。
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和深邃的意象,传达出浓厚的秋意和生命的感伤,使人深思生命的意义与价值。黄侃在此诗中展现了细腻的情感和深邃的思考,让读者在欣赏自然之美的同时,感受到人生的沉重与脆弱。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反映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美好时光的追忆,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惋惜和对孤独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的“瘦影”指的是:
A. 瘦弱的人影
B. 瘦弱的动物
C. 瘦弱的树影
D. 瘦弱的云影
“流水”在诗中象征着:
A. 生机
B. 时间的流逝
C. 财富
D. 友谊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
A. 对生活的热爱
B. 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C. 对爱情的思考
D. 对自然的赞美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