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2:57: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57:00
五云楼观日华东。看天上建章宫。
人海混渔龙。比自古中原更雄。
紫垣星月,禁阶灯火,朝马闹晨钟。
一梦转头空。恍犹在邯郸道中。
五云楼上,朝阳映照东边。仰望天空中的建章宫殿。
人潮如海,似渔龙翻腾,竟比古代中原更为雄伟。
紫色的城墙上星月辉映,禁宫的阶梯上灯火闪烁,早晨的马鸣声和晨钟声交错。
一场梦转眼间又变得空虚,仿佛依然在邯郸的路上。
作者介绍:元好问(1190-1257),字仲明,号山谷,金朝文学家,擅长诗词、散文,尤其以词著称。其词风清新婉约,富有情感,常抒发对人生的感慨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金朝末期,社会动荡,元好问以此寄托对权力和繁华的感慨,同时流露出对现实的无奈与梦幻的追寻。
这首《太常引》通过描绘宏伟的建筑和繁华的场景,展现了金朝的盛世景象。然而,诗的后半部分却突然转向,表达了对美梦的觉醒与失落的感叹,形成鲜明对比。开头的“五云楼观日华东”,展现了早晨的美丽与希望,仿佛在描绘一个充满生机的世界,而“人海混渔龙”的比喻则生动地描绘了人群的壮观和繁忙。
随着诗句的推进,作者用“紫垣星月,禁阶灯火”描绘了宫廷的繁荣,然而接下来的“一梦转头空”则揭示了梦的虚幻和现实的无情。邯郸道的暗示则让人联想到赵武陵的梦境,表达了对人生短暂和梦境易逝的感慨。这种从繁华到空虚的转变,使得整首诗在情感上层次分明,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元好问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邃的哲思,展现了他的艺术才华和人生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对繁华的描绘与梦的幻灭,表达了对人生无常与虚幻的思考,旨在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美好。
诗词测试:
“五云楼观日华东”中的“五云楼”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禁阶”指的是哪个地方?
“一梦转头空”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