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19:49
原文展示:
次韵留友直道士来访
作者: 陈著 〔宋代〕
九六荡摩中,几人閒处同。
浮生丝傀儡,后计石婆翁。
事事休休过,时时咄咄空。
何如仙羽健,来往傲方蓬。
白话文翻译:
在九十六的摩天中,有多少人闲适地聚在一起。
浮生如同丝绳上的傀儡,未来的打算就像石头上的老翁。
所有事情都在无休止地消逝,时常感到空虚和无聊。
不如像仙人那样,身轻如羽,来去自在,傲然于方寸之间。
注释:
- 九六: 指的是天文现象,可能意指高远的境界。
- 荡摩: 指在高处游荡,或许指的是一种闲适的生活状态。
- 浮生: 指的是短暂的生命,流逝的时光。
- 丝傀儡: 比喻人如同被操控的木偶,表达对命运的无奈。
- 石婆翁: 石头上坐着的老翁,象征沉重和无所作为的未来。
- 咄咄: 形容不断的叹息或空虚的感叹。
- 仙羽: 指的是仙人与世无争、自由自在的状态。
- 方蓬: 表达一种洒脱的个性,象征自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著是宋代的一位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诗风潇洒而又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朋友直道士来访之际,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和对自由的向往。在当时社会中,许多人追求隐逸生活,远离世俗纷扰,诗人借此表达对悠闲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短暂的感慨。
诗歌鉴赏:
《次韵留友直道士来访》通过对生活的哲理思考和对自然的向往,传达了诗人对命运、人生和自由的深刻理解。开篇“九六荡摩中,几人闲处同”,诗人以高远的视角,描绘了人们在浮生如梦的状态下,追求闲适的生活。接着“浮生丝傀儡,后计石婆翁”,则将人生比作傀儡,表现出对命运的无奈和未来的迷茫。
“事事休休过,时时咄咄空”,这句中,诗人感受到生活的无常与空虚,仿佛所有的追求都是徒劳。最后一句“何如仙羽健,来往傲方蓬”,则是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自由和洒脱。整首诗在抒情中透出哲理,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独特理解和对超脱境界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九六荡摩中,几人閒处同: 描述高处游荡的情景,暗指少数人聚在一起,享受闲适的时光。
- 浮生丝傀儡,后计石婆翁: 通过比喻,表达对人生的感慨,像傀儡般被生活牵绊,未来的打算却如石头般沉重。
- 事事休休过,时时咄咄空: 显示对生活的无奈与空虚,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与生活的无聊。
- 何如仙羽健,来往傲方蓬: 以仙人作为理想的象征,表现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 “浮生丝傀儡”将人生比作傀儡,形象生动。
- 对仗: 句式上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与美感。
- 反问: “何如”,引导读者思考理想生活的可能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围绕着对人生的思考,表达了对自由与理想生活的追求,同时也对世俗生活的无奈与空虚进行了深刻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仙羽: 象征自由、洒脱的生活方式,代表理想中的生活状态。
- 傀儡: 代表被生活所左右的无奈,体现出对命运的感慨。
- 石婆翁: 象征沉重、无所作为的未来,表现出对未来的迷茫。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浮生丝傀儡”中的“傀儡”指的是什么?
- A. 自由的人
- B. 被操控的人
- C. 生活的哲学
-
诗中提到的“仙羽”代表什么?
- A. 现实生活
- B. 理想的自由生活
- C. 过去的回忆
-
诗人感叹生活空虚的句子是哪一句?
- A. 九六荡摩中
- B. 事事休休过
- C. 何如仙羽健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终南山》:同样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 李白的《将进酒》:表现出对人生的洒脱与豪情。
诗词对比:
- 陈著 vs. 王维: 两者都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但陈著更倾向于哲理的探讨,而王维则更注重自然的描绘与心灵的平和。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词的意象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