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9:15: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9:15:20
梦丰宅之二首 作者: 刘克庄 〔宋代〕
斯人古少况于今,每恨诸贤识未深。
朝给赙钱方掩骨,家无馀帛可为衾。
向来夫子真知己,近世门生喜负心。
惟有天涯华发掾,独挥衰涕望山阴。
这位仁人志士在古代就少有,况且在今天,更是令人痛心,许多贤士的见识仍然浅薄。早上发放的赙金只够掩埋骨骸,家中没有多余的布料可以做被子。过去的老师是真正的知己,然而近来的门生却多半心怀不满。唯有那天涯的白发书生,独自挥洒衰老的泪水,遥望那山阴的方向。
诗中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可以看出作者对古代贤士的怀念与当今世人的失望。提到“夫子”时,可能指的是孔子或其门徒,反映了对古代智慧的追慕。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希声,号天池,晚号白云山人,宋代诗人,擅长词、诗,受王安石影响,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
这首诗创作于宋代,时代动荡,社会风气变化,作者在诗中表达对古代贤士的怀念以及对当代人情冷漠的失望,反映了他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梦丰宅之二首》展示了刘克庄对古代贤士的追忆和对当今社会的失望。诗的开头用“斯人古少”道出古代仁人的珍贵,接着抒发对现代人识见浅薄的痛惜。诗句“朝给赙钱方掩骨”形象地描绘出生活的困窘,表达了对物质匮乏的无奈。作者通过对昔日老师的怀念,反映出当代门生不再珍视真知的悲凉。最后,眼前的“华发掾”暗示出作者的孤独与无奈,他通过泪水表达对未来的无力感,令人倍感惆怅。全诗情感深沉,意象鲜明,使人感受到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历史的反思。
整首诗通过对古代贤士的追忆与对当今人心的失望,展现了对社会风气变化的感慨,反映出诗人对人生无常和人情冷漠的深刻思考。
诗中提到“斯人古少”是指什么?
“朝给赙钱方掩骨”这句诗表达了什么?
诗中“惟有天涯华发掾”中的“华发”象征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