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2:34: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2:34:54
运粮行
作者: 刘克庄 〔宋代〕
极边官军守战场,
次边丁壮俱运粮。
县符旁午催调发,
大车小车声轧轧。
霜寒晷短路又滑,
担夫肩穿牛蹄脱。
呜呼!汉军何日屯渭滨,
营中子弟皆耕人?
这首诗描绘了边疆官军在战场上守卫的情景,士兵们和壮丁们都在运送粮草。县符旁的官员在午时催促粮草的调发,大车和小车的声音轰鸣不绝。天寒霜降,日短路滑,挑夫们的肩背被磨破,牛的蹄子也脱了蹄。哎!汉军何时才能屯驻在渭水之滨,营中的子弟都能回去耕种呢?
“渭滨”指的是渭河边,是古代汉朝的一个重要地区,诗中提及希望军队能屯驻此地,表达了对战争的渴望结束与平民安居的期盼。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仲明,号天池,宋代诗人,出身于士族,因其作品的政治性和抒情性而著称。刘克庄的诗风豪放,作品常常反映战乱与人民疾苦。
该诗创作于宋朝时期,正值国家面临外敌入侵,社会动荡不安。诗人通过描写运输粮草的艰辛,表达了对战争的无奈与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运粮行》是一首深刻反映社会现实的诗作,刘克庄通过对边疆军队生活的细致描绘,传达出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和对安定生活的渴望。诗中,作者以生动的细节描写,展现了运粮的繁重与艰辛,尤其是“担夫肩穿牛蹄脱”一句,形象地反映出运输粮草的艰难,令人感受到士兵和民众在战争中所承受的沉重负担。
而“呜呼!汉军何日屯渭滨,营中子弟皆耕人”更是点明了诗的主题,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无奈。渭水边的平静生活成为了诗人心中向往的理想状态,诗人在对战争现状的感慨中,流露出对人民安居乐业的深切关怀。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鲜明,富有音乐感,既有对战事的直观描写,又寄托了诗人对家国未来的期盼。这不仅是一首描写战争苦难的诗,更是对人间安宁的深情呼唤,具有较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整首诗表达了对战争的无奈与对和平生活的渴望,通过细致的描绘展现了战争带来的苦难,寄托了对未来安定生活的期望。
选择题:诗中“极边官军守战场”中“极边”指的是哪个地方?
判断题:诗中表达了对战争的渴望。 (对/错)
填空题:诗中提及的“渭滨”指的是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