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6:31: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6:31:10
恰归旧隐再逢春,村巷荒凉草没人。
犬坏园中门作窦,盗规坟上树为薪。
官如巫祝难羞贱,家似樵渔敢讳贫。
闻说邻醅低价卖,病夫一滴未沾唇。
正好在旧隐居的地方再次迎来春天,村庄小巷荒凉,草丛中无人。
狗把园中的门弄坏,盗贼把坟上的树砍来当柴火。
官员如同巫祝一般难以羞愧于自己的贱权,家中如樵夫和渔民般不敢讳言贫困。
听说邻居的酒以低价出售,病人一口酒水也未曾沾唇。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廷璧,号雪涛,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词人和书法家。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质朴,常以自然景物和乡村生活为题材,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人民的疾苦。
此诗写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民生困苦。诗人回到隐居的村庄,看到荒凉的景象,感受到社会的变迁和人们生活的艰辛,因此而作。
《立春二首》是一首充满乡愁和社会关怀的诗作。诗人在春天这个象征生命与希望的季节中,回归到昔日的隐居之所,却发现村庄的荒凉与贫困,形成强烈的对比。开篇“恰归旧隐再逢春”,既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迎接,也隐含着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接下来的描绘中,诗人用“草没人”反衬出村庄的荒凉,接着通过“犬坏园中门作窦”,生动地展现出村民的无奈与失落。
中间两句“官如巫祝难羞贱,家似樵渔敢讳贫”则直指当时社会的腐败与贫富差距,官员如同巫祝般高高在上,却毫无羞耻之心,平民百姓却因贫困而不敢言其贫。这种对比不仅揭示了社会的不公,也传达了诗人对这种现状的愤慨与无奈。最后一句“闻说邻醅低价卖,病夫一滴未沾唇”则是对民生困苦的深刻反映,连病人都无法享用酒水,这样的现实令人心痛。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与荒凉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关注与无奈,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在困苦生活中的挣扎与无助。
诗中“犬坏园中门作窦”指的是什么?
诗人在春天回到隐居地时,发现了什么?
“官如巫祝难羞贱”中“巫祝”指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