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感皇恩(西湖)》

时间: 2025-07-12 13:01:17

诗句

秋色满西湖,雨添新绿。

一派烟光望中足。

清香十里,书舸去来相逐。

酒酣时听得,渔家曲。

人道似郎,郎还第六。

云水相逢未谙熟。

晚来风静,闲浸几枝红玉。

水神应不禁,江妃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12 13:01:17

原文展示:

感皇恩(西湖)
作者: 黄人杰 〔宋代〕

秋色满西湖,雨添新绿。
一派烟光望中足。
清香十里,书舸去来相逐。
酒酣时听得,渔家曲。
人道似郎,郎还第六。
云水相逢未谙熟。
晚来风静,闲浸几枝红玉。
水神应不禁,江妃浴。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西湖秋天的美丽景色:西湖被秋色覆盖,细雨让湖面更显生机。远望去,烟雾缭绕,仿佛一幅美丽的画卷。湖边的清香飘散十里,船只在水面上来来往往。酒酣畅的时候,听到了渔家唱的曲子。有人说那位年轻人像个郎君,而他其实是第六位。云水相遇,彼此间还不太熟识。傍晚时分风平浪静,闲适地浸润着几枝红色的花朵。水神应该不会阻止江妃在水中沐浴。

注释:

  • 逐句解释:

    • 秋色满西湖:西湖被秋天的色彩覆盖。
    • 雨添新绿:细雨滋润了大地,使得绿色更加鲜艳。
    • 一派烟光望中足:远望去,烟雾笼罩,似乎让人心满意足。
    • 清香十里:湖边的花香飘散十里之外。
    • 书舸去来相逐:船只在水面上来往相逐。
    • 酒酣时听得,渔家曲:喝酒时听到渔民的歌唱。
    • 人道似郎,郎还第六:有人说他像个年轻的公子,其实身份低微。
    • 云水相逢未谙熟:云与水的相遇,彼此之间还不太熟悉。
    • 晚来风静,闲浸几枝红玉:傍晚风平浪静,悠闲地浸润着几枝红花。
    • 水神应不禁,江妃浴:水神应该不会阻止江妃在水中沐浴。
  • 典故解析:

    • 江妃浴:典出古代神话,江妃是水神的配偶,象征着水的柔美与魅力。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黄人杰,宋代诗人,擅长山水诗,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与人文情怀,风格清新自然。

  • 创作背景:本诗写于秋季,正值西湖佳境,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生活的热爱与感恩。

诗歌鉴赏:

《感皇恩(西湖)》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西湖的秋色之美,诗人在描写自然景色的同时,也传达了内心的愉悦和对生活的感恩。诗的开头“秋色满西湖,雨添新绿”直接引入主题,展现了秋天的色彩与雨后的生机。这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一种清新而宁静的氛围。接下来的“清香十里,书舸去来相逐”则通过生动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动态的美感,让人仿佛置身于西湖之畔,感受到微风拂面,花香四溢的情景。

诗中“酒酣时听得,渔家曲”的描写,将诗人的闲适与快乐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渔歌轻吟更是增添了生活的趣味。这种对生活细节的捕捉,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珍惜。最后几句“晚来风静,闲浸几枝红玉”则将诗人的内心情感与自然景色巧妙融合,展现出一种恬淡的生活态度。

整个诗篇通过精致的意象和流畅的句式,将自然与人的情感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体现了宋代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深情体验,展现出一种淡雅而悠然的生活境界。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诗的第一句描绘了秋天的西湖,色彩斑斓,雨水滋润了湖畔的绿意,表现了自然的生机。
    • 第二句通过“烟光”形象化地表现出湖面上的朦胧景色,给人一种悠远的感觉。
    • 第三句以“清香十里”引入,展现了诗人对西湖自然美的细腻观察,书舸的来往则象征着生活的流动。
    • 第四句则通过酒与渔歌的结合,传达出一种闲适与欢愉的生活态度。
    • 第五句中的“郎”与“第六”则揭示了诗人对身份的反思,暗示了一种谦逊。
    • 后面的句子则通过“云水相逢”与“江妃浴”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云水相逢”,将云与水拟人化,增加了诗的意境。
    • 对仗:如“清香十里,书舸去来相逐”,形成了音韵和谐的对仗结构。
  • 主题思想:诗整体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恩,表现了闲适的生活态度和对美好事物的珍视。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
    • 秋色:象征着成熟与丰收,带来一种宁静的美。
    • 烟光:表现出一种朦胧的景象,营造出一种神秘感。
    • 清香:象征着自然的芳香,传达出生命的活力。
    • 书舸:象征着人们的生活与活动,代表着流动与交流。
    • 江妃浴:象征着水的柔美与恬静,增添了一种神秘的色彩。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秋色满西湖”中的“秋色”指的是什么?

    • A. 春天的色彩
    • B. 秋天的色彩
    • C. 夏天的色彩
    • D. 冬天的色彩
  2. 诗中的“书舸”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书籍
    • B. 一种船只
    • C. 一种乐器
    • D. 一种花卉
  3. “晚来风静”表现了怎样的情境?

    • A. 风大雨急
    • B. 风平浪静
    • C. 雷电交加
    • D. 风雪交加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庐山谣》
  • 诗词对比

    • 黄人杰的《感皇恩》vs. 杜甫的《春望》:两者均描绘了自然景色,但黄人杰更侧重于闲适的生活态度,而杜甫则表现出对国家动乱的忧虑与感伤。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诗歌研究》

相关查询

八音谐 八音谐 成都新绿,寄怀张永州 十二郎·题寿石公珏庵填词图,用梦窗韵 十二郎 烟雨楼在滮湖中,其左背郭,西连鸳鸯湖,为禾中第一胜境。用梦窗垂虹亭韵题意 十二郎 秋水时至,泛舟通惠河即事 十二郎 宁士十二弟新婚,余写梅花一幅为颂。又戏咏本事调之 三奠子 都城七夕 三奠子 三奠子 远游 三奠子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随身灯 入式 缶字旁的字 馈节 入字旁的字 恋新忘旧 韬光敛彩 豸字旁的字 包含既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狂的词语有哪些 如响之应声 数据元素 晓谙 一代谈宗 雨字头的字 包含丸的成语 潜龙伏虎 食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