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次韵工部兄除夕见寄三首 其一》

时间: 2025-04-26 04:56:30

诗句

异县飘流十载穷,年华又见转和风。

春游已陡惊梅白,夜集犹疑共烛红。

蓝尾方嗟形影隔,苍头俄喜信音通。

麦秋时节摇归掉,禅榻相从话苦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56:30

原文展示:

异县飘流十载穷,年华又见转和风。
春游已陡惊梅白,夜集犹疑共烛红。
蓝尾方嗟形影隔,苍头俄喜信音通。
麦秋时节摇归掉,禅榻相从话苦空。

白话文翻译:

我在异乡漂泊已经十年,岁月又一次见到温暖的春风。
春游时已经惊动了白梅的花开,夜晚聚会时却犹豫着要不要一起点燃蜡烛。
蓝色的尾巴(指鸟)叹息着我们形影相隔,苍白的头(指老者)突然高兴地传来了音信。
麦子成熟的秋天,摇摇晃晃地归来,禅榻上彼此相依,谈论着苦涩的空虚。

注释:

  • 异县:指不同的县,表示陌生的地方。
  • 飘流:漂泊流浪,形容生活的不稳定。
  • 年华:岁月,指时间的流逝。
  • 春游:春天游玩,象征希望和生机。
  • 梅白:白梅花,象征春天的到来。
  • 夜集:夜晚聚会,意味着团聚的期待。
  • 蓝尾:可能指某种鸟类,寓意孤独和思念。
  • 苍头:苍老的头,指老者,象征智慧和经历。
  • 麦秋:麦子成熟的季节,象征丰收和归来。
  • 禅榻:指禅堂的坐榻,象征宁静和思考。
  • 苦空:生活的空虚与苦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葛胜仲,宋代诗人,生卒年不详,以清新自然的风格和细腻的情感著称。他的诗多描写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态,情感真挚,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除夕之际,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对亲友的祝福,以及在外漂泊的孤独感。除夕作为辞旧迎新的时刻,诗人借此机会回顾过去十年的生活,感慨时光流逝与人与人之间的隔阂。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在异乡漂泊的思绪。开篇以“异县飘流十载穷”引入,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生活的不易,营造出一种孤独而又无奈的氛围。接着,诗中描绘了春天的景象,梅花的开放和夜晚的聚会,体现了生活的美好与温暖,但又因“犹疑共烛红”而显得犹豫不决,反映了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此后,诗人提到“蓝尾方嗟形影隔”,暗示了与友人的距离和思念之情,形成了一种情感的张力。而“苍头俄喜信音通”则展现了一种期待与希望,似乎在暗示着与故人的联系并未完全断绝。最后,诗人以“麦秋时节摇归掉”结束,表达了回归的渴望与对生活的反思,突显出一种对平静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在形式上严谨,情感上真挚,体现了宋代诗歌的韵味与深度,给予读者以深刻的思考与感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异县飘流十载穷”:在异乡漂泊十年,生活艰辛。
    • “年华又见转和风”:时间流逝,春天再次来临,象征希望。
    • “春游已陡惊梅白”:春天游玩时,梅花开始绽放,预示生机。
    • “夜集犹疑共烛红”:夜晚聚会时,心中犹豫要不要点燃蜡烛,显现犹豫。
    • “蓝尾方嗟形影隔”:想到友人,感叹彼此相隔遥远。
    • “苍头俄喜信音通”:老者传来音信,带来久违的喜悦。
    • “麦秋时节摇归掉”:秋天麦子成熟,象征归来的希望。
    • “禅榻相从话苦空”:坐在禅榻上,彼此倾诉生活的空虚与烦恼。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蓝尾”和“苍头”,形成和谐的音韵。
    • 比喻:梅花、蜡烛等意象象征着希望与团聚。
    • 拟人:通过“嗟”和“喜”来表现物象的情感。
  • 主题思想:全诗围绕着离别与重聚、孤独与温暖的主题,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友人的关心,以及在外漂泊的无奈与思考,传达了深切的生活哲理。

意象分析:

  • 梅花:象征春天的到来,代表新生和希望。
  • 蜡烛:象征团聚与温暖,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犹豫与期待。
  • 蓝尾鸟:象征孤独与思念,表达对友人的怀念。
  • 苍头:象征智慧与经历,反映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
  • 禅榻:象征内心的宁静与思考,表现寻求内心平和的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异县”指的是哪里?
    A. 自己的故乡
    B. 与家乡不同的地方
    C. 朋友的城市

  2. “苍头俄喜信音通”中“苍头”指的是谁?
    A. 老者
    B. 朋友
    C. 自己

  3. 诗中提到的“麦秋”象征着什么?
    A. 归来与丰收
    B. 孤独与失落
    C. 春天的希望

答案

  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比较《次韵工部兄除夕见寄三首 其一》与杜甫《春望》,两者都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及对故乡的思念,然而杜甫的诗更多地反映了国家的动荡与个人的无奈,而葛胜仲则侧重于个人的孤独与内心的反思。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词曲解与赏析》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西河 金陵下关暝望,和美成韵 西河 重过润州 西河 金陵怀古答南田依清真韵 西河晚望 西河沿酒家题壁 其二 西河沿酒家题壁 其一 西河 用清真韵 西河 西河 忆瑞士累梦湖寄戴密微丈山村 西河 长城怀古,和清真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竖心旁的字 寸字旁的字 川字旁的字 縠觫伏罪 包含殄的词语有哪些 结缨伏剑 匕字旁的字 鼻字旁的字 丘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起葶 无荒 觑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河汉江淮 前徒倒戈 眼花历乱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地无遗利 三羸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