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14: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14:40
依韵答并州郑大资政见寄
范仲淹
制节重并汾,淹留又见春。
年高成国老,道在乐天真。
风韵应如旧,精明迥绝伦。
致君心未展,宁是式微人。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与对时局的感慨。诗人在重阳节时回到并州,感受到春天的气息,虽年岁已高,却仍心系国家。诗人感叹风采依旧,才智出众,但因种种原因,未能如愿展现自己的心志,是否因此成了被忽视的人?
作者介绍:范仲淹(989年-1052年),字希文,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他以清白的政治操守和深厚的文学造诣而闻名,代表作有《岳阳楼记》等。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范仲淹任并州知州期间,意在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与对时局的感慨,反映了他对政治理想的追求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范仲淹的《依韵答并州郑大资政见寄》是一首蕴含深情与哲思的古诗。诗中表达了诗人与朋友之间的情谊,以及对个人理想与社会责任之间的深刻反思。开篇的“制节重并汾,淹留又见春”,用节令的变化引入主题,勾勒出时光的流逝与春回大地的希望。接着,诗人以“年高成国老”自谦,暗示自己虽年事已高,然而对国家的关怀与理想依然在心中燃烧。对于“风韵”和“精明”的描绘,突显了他在风华正茂时的才情与智慧,而“致君心未展”则反映了诗人对自身处境的无奈与对理想未能实现的惋惜。
整首诗在情感上呈现一种忧伤与希望交织的复杂状态,既有对往昔岁月的追忆,也有对未来的展望。范仲淹通过简练的语言和深刻的意象,展现了一个文人对于国家、友谊及自我的深刻思考,使得这首诗具有了深远的思想价值和艺术魅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对国家的关切与理想未能实现的无奈,反映了文人对于自我价值的追求与社会责任感。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节令是哪个?
A. 春节
B. 重阳节
C. 中秋节
诗人对自己年高的感受是怎样的?
A. 自豪
B. 无奈
C. 忧伤
“致君心未展”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感受?
A. 对友人的思念
B. 对国家的责任感
C. 对理想的未实现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