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鹧鸪天(咏阮)》

时间: 2025-05-02 22:58:49

诗句

不似琵琶不似琴。

四弦陶写晋人心。

指尖历历泉鸣涧,腹上锵锵玉振金。

天外曲,月边音。

为君转轴拟秋砧。

又成雅集相依坐,清致高标记竹林。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2:58:49

原文展示:

鹧鸪天(咏阮) 张鎡 〔宋代〕 不似琵琶不似琴。四弦陶写晋人心。指尖历历泉鸣涧,腹上锵锵玉振金。天外曲,月边音。为君转轴拟秋砧。又成雅集相依坐,清致高标记竹林。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述了一种既不像琵琶也不像琴的乐器,它有四根弦,能够表达晋人的情感。演奏时,手指轻触弦上,仿佛听到山泉在涧中鸣响;弦音清脆,如同玉石和金属的和谐共鸣。乐曲悠扬,仿佛来自天边,音韵悠长,如同月边的回响。为了你,我转动琴轴,模仿秋日的砧声。我们又聚在一起,优雅地坐着,这种清高的情致,如同竹林中的雅集,被高标记住。

注释:

  • 不似琵琶不似琴:形容这种乐器的独特,既不像琵琶也不像琴。
  • 四弦陶写晋人心:四弦指的是乐器的弦数,陶写意指表达、抒发,晋人心指晋代人的情感。
  • 指尖历历泉鸣涧:形容演奏时手指触弦的声音清脆,如同山泉在涧中鸣响。
  • 腹上锵锵玉振金:腹上指乐器的共鸣部分,锵锵形容声音清脆,玉振金指声音如同玉石和金属的共鸣。
  • 天外曲,月边音:形容乐曲悠扬,仿佛来自天边,音韵悠长,如同月边的回响。
  • 为君转轴拟秋砧:转轴指调整乐器的弦轴,拟秋砧指模仿秋日的砧声。
  • 又成雅集相依坐:雅集指文人雅士的聚会,相依坐指大家坐在一起。
  • 清致高标记竹林:清致指清高的情致,高标记指被高标记住,竹林指竹林七贤的雅集。

诗词背景: 张鎡是宋代诗人,其作品多以抒情为主,风格清新脱俗。这首诗通过描述一种独特的乐器,表达了诗人对音乐的热爱和对雅集生活的向往。诗中提到的“竹林”暗指魏晋时期的竹林七贤,他们以清高脱俗著称,诗人以此自喻,表达了自己对高雅生活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一种独特乐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音乐的深刻理解和独特感受。诗中“不似琵琶不似琴”一句,既表达了乐器的独特性,也体现了诗人对传统乐器的超越。随后的“四弦陶写晋人心”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乐器能够表达晋代人的情感,显示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和对音乐的独到见解。诗中的意象丰富,如“指尖历历泉鸣涧”和“腹上锵锵玉振金”,通过生动的比喻,将音乐的美妙表现得淋漓尽致。最后,诗人通过“又成雅集相依坐,清致高标记竹林”表达了对高雅生活的向往,将音乐与雅集生活紧密联系,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诗词解析:

  • 首句“不似琵琶不似琴”通过对比,突出了乐器的独特性。
  • “四弦陶写晋人心”表明这种乐器能够表达晋代人的情感,显示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理解。
  • “指尖历历泉鸣涧”和“腹上锵锵玉振金”通过生动的比喻,将音乐的美妙表现得淋漓尽致。
  • “天外曲,月边音”形容乐曲悠扬,音韵悠长,如同天边和月边的回响。
  • “为君转轴拟秋砧”表达了诗人对音乐的投入和模仿秋日砧声的细腻。
  • “又成雅集相依坐,清致高标记竹林”表达了对高雅生活的向往,将音乐与雅集生活紧密联系。

修辞手法:

  • 对比:“不似琵琶不似琴”通过对比,突出了乐器的独特性。
  • 比喻:“指尖历历泉鸣涧”和“腹上锵锵玉振金”通过生动的比喻,将音乐的美妙表现得淋漓尽致。
  • 拟人:“为君转轴拟秋砧”通过拟人手法,表达了诗人对音乐的投入。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表达诗人对音乐的热爱和对高雅生活的向往。通过描绘一种独特的乐器,诗人展现了音乐的美妙,并通过“又成雅集相依坐,清致高标记竹林”表达了对高雅生活的追求。

意象分析:

  • “指尖历历泉鸣涧”:通过比喻,将手指触弦的声音比作山泉在涧中鸣响,形象生动。
  • “腹上锵锵玉振金”:通过比喻,将乐器的共鸣声音比作玉石和金属的和谐共鸣,形象生动。
  • “天外曲,月边音”:通过比喻,将乐曲的悠扬比作来自天边和月边的回响,形象生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乐器有几根弦? A. 三根 B. 四根 C. 五根 D. 六根 答案:B

  2. 诗中“指尖历历泉鸣涧”形容的是什么? A. 山泉的声音 B. 手指触弦的声音 C. 乐器的共鸣 D. 乐曲的悠扬 答案:B

  3. 诗中“为君转轴拟秋砧”中的“转轴”指的是什么? A. 调整乐器的弦轴 B. 转动乐器的轴 C. 调整乐器的音高 D. 转动乐器的轴心 答案:A

  4. 诗中“又成雅集相依坐,清致高标记竹林”中的“竹林”指的是什么? A. 实际的竹林 B. 竹林七贤的雅集 C. 竹子的林子 D. 竹林的风景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竹里馆》:通过描绘竹林中的雅集,表达了诗人对高雅生活的向往。
  • 李白的《月下独酌》:通过描绘月下的独酌,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张鎡的《鹧鸪天(咏阮)》与王维的《竹里馆》都表达了诗人对高雅生活的向往,但张鎡的诗更注重音乐的描绘,而王维的诗更注重自然景色的描绘。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鎡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诗人的风格和创作背景。
  • 《中国古代音乐史》:可以了解古代音乐的发展和乐器的历史。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次韵莫令因迓使者同泛舟至漂神已而误焉问宿 再宿合龙山 八月八日发潭州后得绝句四十首 其六 用韵寄孙推官二首 寄进贤令程可久 十七日晨起简诸公 两日不见在伯风雨中有怀因以简之 十月八日闻鸡鸣即起案上偶有陶集繙阅数诗有 见梁检法书怀八绝句于广文尉曹处次韵 其六 和何叔信别种蜡梅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清歌妙舞 林郎 连头搭脑 火字旁的字 潨漴 厄字旁的字 包含圻的词语有哪些 吊死扶伤 克字旁的字 游溶 包含爬的词语有哪些 粗俗之辈 不食人间烟火 瓦字旁的字 斟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一尺水翻腾做一丈波 一字旁的字 士穷见节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