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9:11: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9:11:27
原文展示:
香粳出村舂,晚菘来野寺。八珍不吾易,一饱有馀味。鸣钟与列鼎,饭蔬仍饮水。此道本平观,在人安择尔。
白话文翻译:
香粳米从村里舂好出来,晚秋的菘菜送到了野外的寺庙。即使有八珍美味,我也不觉得它们能比这一顿饱餐更有滋味。寺庙中鸣钟和陈列的鼎器,我依然选择简单地吃饭和喝水。这种生活态度本来就很平常,关键在于人们如何选择。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田园生活和自然景色,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繁华的超然态度。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乡村生活中的一次简单而满足的晚餐体验,通过对比八珍美味和简单的饭菜,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赞美和对物质欲望的超然态度。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八珍美味和简单的饭菜,表达了作者对简朴生活的赞美和对物质欲望的超然态度。诗中“香粳出村舂,晚菘来野寺”描绘了乡村生活的宁静和满足,而“八珍不吾易,一饱有馀味”则强调了简单生活的满足感和深刻体验。最后两句“此道本平观,在人安择尔”则提出了生活态度的选择问题,认为简单的生活态度是平常而自然的,关键在于个人的选择。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简朴生活的赞美和对物质欲望的超然态度。通过对比八珍美味和简单的饭菜,表达了作者对简单生活的满足感和深刻体验,并提出了生活态度的选择问题。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香粳出村舂”描绘了什么场景? A. 乡村生活中舂米的场景 B. 城市生活中做饭的场景 C. 寺庙中做饭的场景 D. 田野中采摘的场景
诗中“八珍不吾易”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态度? A. 对八珍美味的追求 B. 对简单生活的赞美 C. 对富贵生活的向往 D. 对物质欲望的超然态度
诗中“此道本平观,在人安择尔”提出了什么问题? A. 生活态度的选择问题 B. 物质欲望的追求问题 C. 简单生活的满足问题 D. 富贵生活的选择问题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