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3:33: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3:33:08
原文展示:
忆昔为农近石田,年年为橘走霜天。大逾三寸曾何直,裁得开元斗米钱。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回忆过去在靠近石田的地方务农,每年都要在霜天中奔波为了采摘橘子。即使橘子大到超过三寸,又能值多少钱呢?只能换得开元时期的斗米钱。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诗人。他的诗作多反映农村生活和社会现实,风格质朴自然。这首诗反映了农民生活的艰辛和对农作物价值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赵蕃在回忆自己年轻时务农的经历,感叹即使橘子丰收,其价值也有限,反映了农民在古代社会中的经济困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回忆的方式,展现了农民在霜冻天气中为采摘橘子而奔波的艰辛生活。诗中“大逾三寸曾何直”一句,表达了即使橘子丰收,其经济价值也有限的无奈。这种对农作物价值的思考,反映了农民在古代社会中的经济困境和对生活的不易。赵蕃以朴实的语言,描绘了农民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农民艰辛生活的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反映了农民在古代社会中的经济困境和对农作物价值的思考。通过回忆和对比,表达了农民生活的艰辛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石田”象征着什么? A. 肥沃的田地 B. 贫瘠的田地 C. 富饶的田地 答案:B
诗中的“开元斗米钱”指的是什么? A. 现代货币单位 B. 古代货币单位 C. 现代粮食单位 答案:B
诗中表达了农民对什么问题的思考? A. 农业技术 B. 农作物价值 C. 农业政策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