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宿东林寺》

时间: 2025-04-26 15:01:08

诗句

经窗灯燄短,僧炉火气深。

索落庐山夜,风雪宿东林。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5:01:08

原文展示:

宿东林寺
白居易 〔唐代〕

经窗灯燄短,僧炉火气深。
索落庐山夜,风雪宿东林。

白话文翻译:

在窗前,灯光已经微弱,僧人的炉火散发着浓厚的暖气。
我在庐山的夜晚,正在东林寺中,风雪交加的夜晚让我倍感宁静。

注释:

  • 经窗:穿过窗户。
  • 灯燄:灯光。
  • 索落:索指绵延,落指降落,形容夜晚静谧的状态。
  • 庐山:指庐山,著名的风景名胜区。
  • 风雪:指风和雪,形成寒冷的气候。
  • 宿:在此指住宿、停留。

典故解析:

东林寺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著名的寺庙,常常成为文人墨客所寄情的地方。白居易作为唐代著名的诗人,常以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怀结合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反映出当时的社会环境与个人的心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政治家。他的诗歌以通俗易懂、情感真挚而著称,尤其擅长描写社会生活和自然景观。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白居易的晚年,他在庐山东林寺静坐,感受到夜晚的宁静与寒冷,表达了他对自然的感悟和对生活的哲思。

诗歌鉴赏:

《宿东林寺》是一首描写夜晚景象的古诗,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庐山夜晚的清冷与宁静。首句“经窗灯燄短”,即描绘出窗外灯光微弱的情境,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沉静。接着“僧炉火气深”则描绘出寺庙中温暖的氛围,形成了与外界寒冷气候的鲜明对比,表现了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索落庐山夜”两句,展示了诗人对夜晚静谧的感受,庐山的夜晚因为风雪而显得愈发神秘,诗人似乎在这样的环境中找到了一种心灵的归属。最后一句“风雪宿东林”更是将诗人所感受到的自然之美与内心的宁静融合在一起,表达出一种超然的境界。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清晰的意象,展示了白居易对于生活与自然的深刻理解,同时也流露出他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经窗灯燄短:窗前的灯光已然微弱,暗示了夜晚的深入与孤独感。
  2. 僧炉火气深:僧人的炉火温暖而浓厚,形成了与外界寒冷的鲜明对比。
  3. 索落庐山夜:夜晚的庐山静谧而深邃,给人一种悠然与安静的感觉。
  4. 风雪宿东林:风雪交加的夜晚,诗人在东林寺中找到了一种归属感。

修辞手法:

  • 对比:灯光的微弱与炉火的温暖形成鲜明对比,突显了环境的变化。
  • 意象:通过“灯”、“炉火”、“风雪”等意象,传达出诗人的心境。
  • 拟人:将自然现象描绘得如同人类情感一样,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夜晚的静谧与寒冷,表达了诗人内心对生活的思考与对自然的感悟,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体现了白居易对人生的哲学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灯燄:象征着希望与温暖,在黑暗中闪烁。
  • 炉火:象征着内心的温暖与宁静,给予人以安慰。
  • 风雪:象征着外界的险恶与人生的磨难。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经窗灯燄短”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温暖
    B. 孤独
    C. 喜悦

  2. “僧炉火气深”中的“炉火”象征着什么? A. 暖和
    B. 希望
    C. 忧伤

  3. 这首诗的主要意象是? A. 春天的花
    B. 夜晚的风雪
    C. 白天的阳光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王维《鹿柴》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鹿柴》相比,两首诗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白居易更注重内心的感受,王维则更多地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与向往。白居易的诗中带有更深的生活哲思,而王维则倾向于宁静的美感。

参考资料:

  • 《白居易诗全集》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人研究》

相关查询

点绛唇 四姑偶得归宁,又急告别,作此寄恨 点绛唇 点绛唇 其一 点绛唇 谢万仲理惠绵 点绛唇 春愁 点绛唇 简陆元见徵士 点绛唇 点绛唇 点绛唇 元日阴 点绛唇 美人耳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字头的字 娜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年湮世远 尽忠报国 氏字旁的字 贫女分光 伤春 覆陷 偏徼 考盘 身大力不亏 小字头的字 示字旁的字 赡用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邑字旁的字 舄乌虎帝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