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如梦令 其二》

时间: 2025-08-11 03:25:32

诗句

落月西窗惊起,好个匆匆些子。

鬒鬓亸轻松,凝了一双秋水。

告你,告你,休向人间整理。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11 03:25:32

原文展示:

如梦令 其二
作者: 白居易

落月西窗惊起,好个匆匆些子。
鬒鬓亸轻松,凝了一双秋水。
告你,告你,休向人间整理。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夜晚,月光透过西窗照进来,惊醒了人。那种匆忙的气息让人感到时间的流逝。词中的女子,鬓发轻松地披散着,眼中流露出如秋水般深邃的情感。最后一句是对她的劝告:不必过于在意世俗的纷扰。

注释:

  • 落月:指的是月亮落下,暗示时间的流逝。
  • 西窗:西边的窗子,象征着夜晚的宁静与美好。
  • 鬒鬓:指的是女子的发髻,形容轻松自然。
  • 秋水:比喻女子清澈而深邃的眼神。
  • 告你:表达一种私密的倾诉。

典故解析:

“秋水”作为一个典故,常用来形容女子美丽的眼睛,源自古代诗词中对水的柔美意象的描写。它象征着深情与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白居易(772年-846年),唐代著名诗人,以其通俗易懂的语言和深刻的社会关怀著称。他的作品包括长诗《琵琶行》和《赋得古原草送别》等,风格多样。

创作背景:这首《如梦令》是白居易晚年的作品,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感悟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在社会动荡、个人经历的影响下,白居易的词中常常流露出对人情世故的思考。

诗歌鉴赏:

《如梦令 其二》通过细腻的描写表现了夜晚的孤独与思索。开篇以“落月西窗惊起”引入,营造出一种宁静却又略显慌乱的氛围,表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接着,女子的形象通过“鬒鬓亸轻松”和“凝了一双秋水”展现出一种柔美与深邃,似乎在诉说着内心的情感。最后一句的“告你,休向人间整理”更是将个人情感与世俗纷扰相对照,表达出一种超然与不羁的态度。整首词以其婉约的情感与清新的意象,展现了白居易词作的独特魅力,既有个人情感的流露,又有对生活的深刻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落月西窗惊起:月亮落下,透过西边的窗子,唤醒了沉睡的人,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夜的结束。
  • 好个匆匆些子:表现出一种匆忙的气氛,似乎在提醒人们珍惜时间。
  • 鬒鬓亸轻松:柔美的女子,发髻散乱,显得自然与随性。
  • 凝了一双秋水:眼神如秋水般清澈,充满情感的深度。
  • 告你,告你,休向人间整理:劝告对方不要过于关注世俗的事物,强调一种内心的宁静与放松。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秋水”比喻女子的眼神,增添了情感的深度。
  • 拟人:将月亮与窗子拟人化,营造出一种互动感。
  • 对仗:整首词在句式上有一定的对称性,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对美好生活的珍惜,以及对世俗繁杂的超脱,体现了白居易对人生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月亮:象征着时间与思念。
  • 西窗:代表着宁静与隐私空间。
  • 秋水:象征着深邃与情感的交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落月”指的是: A. 月亮升起
    B. 月亮落下
    C. 月亮满圆
    D. 月亮缺失

  2. “秋水”在诗中用来形容: A. 自然景色
    B. 女子的眼神
    C. 河流的清澈
    D. 季节的变化

  3.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 A. 对生活的无奈
    B. 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C. 对爱情的期待
    D. 对社会的批判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白居易的《如梦令 其二》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在情感表达上有所不同,白居易更加注重时间与世俗的对比,而李清照则更多地表达了对失去爱情的思念。两者在意象和情感深度上各有千秋,体现了不同的生活背景和情感经历。

参考资料:

  • 《白居易诗文选》
  • 《唐诗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呈陈总领五首 呈陈总领五首 长干寺用荆公韵 泊船吴江县 喜雨呈吴按察 喜雨呈吴按察 谒郭马帅 谒金门(次京口赋) 六州歌头(寄孙竹湖) 天仙子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荒郊旷野 西字头的字 探口而出 群贤毕集 黄字旁的字 幾字旁的字 包含外的词语有哪些 巳字旁的字 争妍斗艳 齲字旁的字 相驱 淄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锦被一床 积官 禁牒 出家弃俗 他谁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