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0:18: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0:18:36
作者: 白居易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星河耿耿漏绵绵,月暗灯微欲曙天。
转枕频伸书帐下,披裘箕踞火炉前。
老眠早觉常残夜,病力先衰不待年。
五欲已销诸念息,世间无境可勾牵。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的星河明亮、时光缓慢流逝的情景,月亮昏暗,灯光微弱,似乎快要迎来黎明。我在床上翻转枕头,不时伸手探出帐子,披着毛皮坐在火炉旁。年纪大了,睡眠时间早已缩短,常常在残夜中醒来,身体的疲惫与虚弱不待年华便已显露。五欲已然消退,心中的纷扰也随之平息,世间已经没有什么能够牵挂我的了。
诗中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通过“老眠”与“病力”可以看出,诗人对年老和身体衰弱的感慨,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思考。
作者介绍: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政治家。其诗多以平易近人的语言,反映社会现实,关注民生,以抒发个人情感而著称。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白居易晚年,反映他对生活的感悟,对衰老的思考,以及对世俗纷扰的超然态度。诗中流露出一种对宁静和内心平和的向往。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白居易晚年的生活状态,表现了他对时间和生命的感慨。诗的开头,以“星河耿耿漏绵绵”展现了一幅静谧的夜景,时间似乎在此刻凝固,让读者感受到一种孤独与思考的气氛。接着,诗人通过“转枕频伸书帐下”的描写,展现了他在夜晚难以入眠的状态,体现了老年人常有的失眠与焦虑。
“老眠早觉常残夜”一句,深刻地揭示了衰老带来的生理变化,诗人对生命的脆弱与无常有了更深的理解。在最后两句中,“五欲已销诸念息”表达了他对世俗欲望的淡泊,已然超越了物质世界的牵绊,体现了内心的宁静与解脱。
整首诗在情感上由外而内,从环境描写逐渐转向内心世界的反思,展现了白居易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与淡然态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体现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反映了对衰老的无奈与接受,表现了对世俗欲望的超脱与寻求内心宁静的追求。
诗中提到的“老眠”主要反映了什么?
A. 年龄大了,睡得早
B. 年龄大了,睡得少
C. 年龄小了,睡得多
D. 年龄小了,睡得少
“五欲已销诸念息”中的“诸念”指的是:
A. 心中的困扰
B. 生活的烦恼
C. 对未来的期待
D. 对过去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