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6:23: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6:23:56
禾兴溪上草连天,不见翠楼烟。
黑头潘令,满襟离怨,赢得唾珠圆。
送归野艇无多日,皓魄已初弦。
春信将阑,可能相就,开榼海棠前。
在禾兴溪上,青草连绵与天空相接,看不见翠楼的烟雾。
黑发的潘令,满怀离愁别绪,却赢得了如珠般的圆润美丽。
送你回乡的野艇只剩不多的日子,皓月已经初现弦影。
春天的消息即将结束,或许我们能相聚于海棠花前。
作者介绍:曹溶(生卒年不详),明代诗人,以其清雅的词风和细腻的情感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常用柔和的笔触表达内心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可能是在春季写成,表达了对离别的伤感和对未来重聚的期盼,反映了作者对友情和自然美的热爱。社会环境上,明代正处于经济文化发展的时期,诗人们常常在诗中寄托个人情感与时代情怀。
《少年游 其二 寄项嵋雪》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与离别的愁苦。首句“禾兴溪上草连天”以宽广的景象开篇,草地与天空的交接,给人一种悠远的感觉,暗示着离别的距离感。接着,“不见翠楼烟”则通过对比描述,突显了离愁的沉重,翠楼的烟雾象征着美好而遥不可及的生活。
“黑头潘令,满襟离怨,赢得唾珠圆”一句,展现了潘令的年轻与美丽,同时也暗示着他内心的忧伤,这种矛盾的情感让人感同身受。随后,诗人在送别的场景中,时间的流逝与月亮的变化相结合,进一步加深了对离别的无奈与惆怅。
最后两句“春信将阑,可能相就,开榼海棠前”不仅表达了对未来重聚的期待,也借海棠花的盛开来象征友情的美好与希望。整体而言,这首诗在景与情的交融中,展现了明代文人的情怀与对生活的思考,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的描绘与对友情的思念,反映了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未来重聚的希望,充满了淡淡的忧伤。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禾兴溪”象征什么?
“黑头潘令”是指什么?
“皓魄已初弦”中的“皓魄”指的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曹溶的《少年游 其二 寄项嵋雪》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可以看到两位诗人在表达离愁别绪时的不同风格。曹溶的诗词更加注重自然景色与感情的结合,而李清照则通过对日常生活的细致描绘,展现出浓烈的个人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