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1:26: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26:18
题遗爱寺前溪松
白居易
偃亚长松树,侵临小石溪。
静将流水对,高共远峰齐。
翠盖烟笼密,花幢雪压低。
与僧清影坐,借鹤稳枝栖。
笔写形难似,琴偷韵易迷。
暑天风槭槭,晴夜露凄凄。
独契依为舍,闲行绕作蹊。
栋梁君莫采,留著伴幽栖。
这首诗描绘了在遗爱寺前溪流旁的松树景象。松树傲然挺立,树影侵入小溪之中,宁静的溪水与松树相对,松树的高大与远处的山峰相齐。浓密的翠绿树冠如烟雾般笼罩,花朵在雪压之下低垂。诗人和僧侣一同坐在树下,借着鹤稳稳地栖息在枝头。用笔写出松树的形态是那样艰难,而用琴拨动的音韵却容易迷人。炎热的夏天,微风习习,晴夜的露水则显得凄凉。诗人独自契合于这宁静之地,闲散地走在小路上。希望你不要采摘这栋梁之木,留下它陪伴这幽静的栖息地。
作者介绍: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诗歌以通俗易懂、情感真挚著称,关注民生、倡导社会正义。他的诗作常常反映社会现实,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白居易晚年,时值他在洛阳的隐居生活。遗爱寺前的松树和溪水成为他静谧生活的一部分,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清静生活的向往。
《题遗爱寺前溪松》是一首描写自然景物与内心情感相结合的诗作。诗中松树的形象生动而富有个性,展现了白居易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感受。通过“偃亚长松树,侵临小石溪”的描绘,诗人将松树的挺拔与溪水的柔美对比,营造出一种和谐美好的自然氛围。
接着,诗人通过“与僧清影坐,借鹤稳枝栖”的意象,展现出一种宁静、清幽的生活状态,与僧侣的伴随,突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诗中的“笔写形难似,琴偷韵易迷”则表明了诗人对艺术创作的感慨,写松树的形态难以把握,而音韵的美妙则如同自然的韵律,令人沉迷。
最后,诗人以“栋梁君莫采,留著伴幽栖”结束,表达了对自然的珍视与对生命的思考。留住这自然之美,不让其被破坏,体现了诗人对生态环境的关心与对安静生活的向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强调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鹤”象征什么?
诗的主题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