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30: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30:47
沈约的《梁北郊登歌二首 其一》原文如下:
方坛既塪,地只已出。盛典弗愆,群望咸秩。乃升乃献,敬成礼卒。灵降无兆,神飨载谧。允矣嘉祚,其升如日。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盛大的典礼,方形的坛子上已经搭建完毕,土地上也显露出其本来面目。盛大的典礼没有任何失误,众人的期望都得以实现。于是我们开始升坛献祭,恭敬地完成了礼仪。神灵的降临没有任何预兆,安宁的神明享用着这些祭品。确实啊,这样的福祉就如同旭日东升。
沈约(441年-513年),字逸人,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家和诗人。他是梁朝的重要人物之一,以其诗歌、散文和评论而闻名。沈约的诗风以清丽、典雅著称,擅长表现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故。
《梁北郊登歌》是在一个盛大的祭典或典礼上创作的,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神灵和自然的崇拜,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首诗不仅仅是对祭祀活动的描述,更是表达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
这首诗以精炼的语言描绘了一场隆重的祭祀活动,体现了古人对神灵的敬畏与崇拜。诗的开篇通过描述祭坛的搭建和土地的显露,展示了仪式的庄重气氛。紧接着,诗人强调盛典的顺利进行,展现出参与者的虔诚与期待。
在“灵降无兆”这一句中,诗人巧妙地表达出神灵降临的神秘感,暗示着祭祀的成功与否并非完全在于人力,而是要有天意的眷顾。“神飨载谧”则进一步增强了这种神秘感,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神圣的氛围。
最后,诗人以“允矣嘉祚,其升如日”收尾,借用“日”的意象,象征着希望和光明,表达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美好祝愿。这种意象的运用让整首诗在气势上得以升华,令人感受到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
整首诗围绕着祭祀活动展开,表达了古人对神灵的敬畏与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盼,体现出人与自然、人与神灵之间的和谐关系。
“方坛既塪”中的“坛”指的是: A. 坑 B. 祭坛 C. 墓碑
“灵降无兆”表达了什么含义? A. 神灵降临有预兆 B. 神灵降临没有预兆 C. 神灵不降临
“其升如日”中“日”象征着: A. 黑暗 B. 光明与希望 C. 月亮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