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2:23: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2:23:32
义重师匡,业贵虚受。
襄野顺风,西河杜帚。
表迹亏光,降情回首。
道御百灵,神行万有。
尊学尚矣,继列传徽。
旗章或舛,兹道莫违。
自堂及室,异轸同归。
洋洋圣范,楚楚儒衣。
这首诗表达了对教育和师德的尊重,强调了学业的价值和修身齐家的重要性。诗中提到,重义的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走向光明的未来,学习的过程应该是谦虚而虚心的。自然和环境的顺应能帮助人们成就事业。诗人回望过去,感慨道德的光辉与情感的回忆。教育的力量能够带来广泛的影响,推行道德教化的理念是每个人都应遵循的准则。不同的身份和背景的人们能够在同一个目标下团结一致,追求知识与真理,展现出儒雅的风范。
作者介绍:沈约(441年-513年),字景仁,号青莲,南朝梁时期著名文学家和诗人。他以词赋见长,文风清丽,尤以五言诗和骈文闻名。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为了南郡王侍皇太子而作,表达了对教育、道德和师德的尊重,反映了当时士人对理想人格和教育责任的重视。
这首诗通过对师德和学业的赞美,反映了古代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观。诗中以“义重师匡”引入,强调道义的重要性,表现出对教师角色的尊重和期待。接着,“业贵虚受”则强调了学习过程中的谦虚态度,指出真正的学问来源于虚心的接受和广泛的学习。诗中提到自然环境的顺应,表明了人应当与自然和谐共处,才能达到事业的成功。
“表迹亏光,降情回首”一句,诗人感慨道德的光辉被人忽视,而真正的情感与道德才是人们应当铭记的东西。后面的句子又进一步阐述了教育的影响力,“道御百灵,神行万有”,道德和学问的力量能够影响周围的一切。整首诗在气势上逐渐增强,最后以“洋洋圣范,楚楚儒衣”结束,强调了儒家文化的优雅与深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传达了教育的崇高价值和道德的力量,强调了谦虚学习与师德的重要性,展现了儒家文化的深厚底蕴。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共同传达出一种崇尚教育、追求道德的精神风貌,体现了古人对理想人格的向往。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学习的重要态度是什么?
诗中表达了对教师的什么样的期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