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禋雅 其二》

时间: 2025-04-26 21:20:34

诗句

盛乐斯举,协徵调宫。

灵飨庆洽,祉积化融。

八变有序,三献已终。

坎牲瘗玉,酬德报功。

振垂成吕,投壤生风。

道无虚致,事由感通。

于皇盛烈,比祚华嵩。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20:34

原文展示

《禋雅 其二》
作者: 沈约 〔南北朝〕

盛乐斯举,协徵调宫。
灵飨庆洽,祉积化融。
八变有序,三献已终。
坎牲瘗玉,酬德报功。
振垂成吕,投壤生风。
道无虚致,事由感通。
于皇盛烈,比祚华嵩。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盛大的祭祀活动,歌颂了礼乐的和谐。诗中提到的“盛乐”是指盛大的音乐和庆典,“协徵调宫”则是说明乐器的和谐与配合。接着描写了丰盛的祭品与庆典的喜悦,表明祝福和福祉的积累和融合。接下来的“八变有序,三献已终”则指祭品的准备和献祭的程序已经完成。之后提到的“坎牲瘗玉”是指用祭品和玉石表达对德行的回报。最后,诗人通过“振垂成吕,投壤生风”表现了礼乐的影响力,并强调了道德与感召之间的关系,表明皇帝的盛大和光辉。

注释

  1. 盛乐: 指盛大的音乐和庆典活动。
  2. 协徵调宫: 协调音调,合奏乐器。
  3. 灵飨: 灵性的祭品或丰盛的宴席。
  4. 祉积化融: 祝福和幸福的积累和融合。
  5. 八变: 指八种不同的祭品或变化。
  6. 三献: 三次献祭。
  7. 坎牲: 祭祀中用的牲畜。
  8. 瘗玉: 将玉器埋入祭品中,以示尊重和回报。
  9. 振垂成吕: 振动乐器,形成和谐的乐曲。
  10. 投壤生风: 大地因礼乐而生风,象征影响广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沈约(441年-513年),字景仁,号叔夜,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家、政治家。他是南朝宋的重要人物,以文采斐然著称,尤其擅长诗词和赋。沈约的作品多涉及礼乐文化,反映了南朝社会的繁荣与文化的兴盛。

创作背景:
《禋雅 其二》作为沈约的作品之一,写作于南朝时期,正值国家经济、文化繁荣之际。诗中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礼乐的重视和对祭祀活动的崇敬,旨在通过歌颂礼乐,表达对国家和皇帝的祝福。

诗歌鉴赏

《禋雅 其二》以其丰富的意象和严谨的结构,展现了南朝时期对礼乐文化的高度重视。诗中运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展现出一种庄重而和谐的氛围。首联“盛乐斯举,协徵调宫”即以乐事开篇,传达出一种盛大而欢愉的场景,立刻吸引读者的视线。接下来的几句则通过对祭品和庆典的描述,逐步深化了对礼仪的重视和对美好祝愿的寄托。

诗中“坎牲瘗玉”一句,通过对祭品的具体描写,体现出文化中的崇高与尊重,表现了对神明和先人的敬仰。最后一句“于皇盛烈,比祚华嵩”更是将诗的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皇权的赞美与祝愿,显示出诗人在国家兴盛与文化传承上的深刻思考。

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示了沈约对古典礼乐的理解与赞美,还反映了南朝时期礼乐文化的繁荣,具有重要的历史与文化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盛乐斯举: 描绘了盛大的音乐活动。
  2. 协徵调宫: 强调乐器之间的和谐与配合。
  3. 灵飨庆洽: 形容丰盛的祭品与庆祝的和谐。
  4. 祉积化融: 祝福与幸福的融合。
  5. 八变有序: 表达祭品的多样性与秩序。
  6. 三献已终: 指明献祭的程序已完成。
  7. 坎牲瘗玉: 表达对德行的回报与尊重。
  8. 振垂成吕: 表达音乐的影响力。
  9. 投壤生风: 说明礼乐对社会的影响。
  10. 于皇盛烈,比祚华嵩: 赞美皇帝的威严与光辉。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对仗、排比、隐喻等修辞手法,如“协徵调宫”与“灵飨庆洽”的对仗,增强了诗的音乐感和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礼乐的颂扬,寄托了对国家、皇帝的祝福,表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对美好社会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 表达和谐、快乐的氛围。
  2. 祭品: 代表对神明的敬仰与感恩。
  3. : 象征着尊贵与纯洁。
  4. : 代表影响力与传播。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盛乐斯举”中的“盛乐”指的是什么?

    • A. 小型音乐
    • B. 盛大的音乐和庆典
    • C. 悲伤的音乐
      答案: B
  2. “坎牲瘗玉”中的“瘗”字是什么意思?

    • A. 埋葬
    • B. 祭祀
    • C. 装饰
      答案: A
  3. 该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 A. 对自然的描写
    • B. 对国家和皇帝的祝福
    • C. 个人的情感抒发
      答案: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 沈约的《禋雅 其二》与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都体现了对礼仪与自然的重视,但沈约更强调礼乐的和谐美,而王维则更多展现个人情感与自然的关系。

参考资料

  • 《南北朝诗词选》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沈约研究》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临刑诗 送客 旅怀 江行 塞下曲 岳阳楼 寄夫 日赋附歌 秋夜泊江渚 其二 咏云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足字旁的字 颐意 华盛 羊字旁的字 齐字旁的字 涣若冰消 展结尾的成语 略见一斑 小水不容大舟 手字旁的字 无字旁的字 包含川的词语有哪些 甲乙丙丁 阿世盗名 戎卒 横从穿贯 沉浮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