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6 17:34: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6 17:34:54
野店临西浦,门前有橘花。
停灯待贾客,卖酒与渔家。
夜静江水白,路回山月斜。
闲寻泊船处,潮落见平沙。
这首诗描绘了一家野外小店临近西边的水域,门前盛开着橘花。店主熄灭灯火,期待着商人光临,出售酒水给过往的渔民。夜晚宁静,江水泛着白色的波光,山间的月亮斜挂,照射着归路。诗人悠闲地寻找停靠的船只,潮水退去后,平坦的沙滩展现在眼前。
张籍(约766年-830年),字季直,唐代诗人,生于今河南省。其诗风清新自然,常以民生为题,描绘田园风光,体现了唐代的社会生活。他的作品多流传于世,其中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尤具特色。
《宿江店》创作于张籍游历江边小店时,反映了他对江南水乡风光的热爱与对渔民生活的关注。诗中展现出一种宁静的生活状态,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相结合的向往。
《宿江店》是一首描绘江边小店夜晚宁静景象的诗,张籍通过细腻的描写,让人感受到一幅如诗如画的江南夜景。诗的开头“野店临西浦,门前有橘花”,即勾勒出一幅自然与人文交融的画面,给人一种亲切而宁静的感觉。接着,诗人通过“停灯待贾客,卖酒与渔家”,展现了小店的经营情况,体现出一种民生的温暖与人情的朴素。
诗中“夜静江水白,路回山月斜”更是通过对环境的描写,营造出夜晚的宁静与美丽。月光洒在江水上,反射出白色的光辉,山路曲折而回环,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氛围。最后一句“闲寻泊船处,潮落见平沙”则将诗人悠闲的心情与自然景色相结合,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淡然态度。
整首诗在意象上充满了自然景色的魅力,情感上流露出诗人对江南生活的向往与热爱,展示了唐代诗歌中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江南水乡的热爱,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好愿景,展现了淳朴的民生与悠闲的生活状态。
诗中“野店临西浦”中的“西浦”指的是哪里的水域?
诗中提到的“渔家”主要是指什么?
诗中描述的夜晚环境是怎样的?
比较张籍的《宿江店》和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两首诗均描绘了自然景色,但张籍更注重细腻的生活场景,展现江南水乡的宁静与和谐,而白居易则通过草原的生长与凋零,表达了人生的无常与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