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3:26: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23:26:19
松下琴赠客
白居易 〔唐代〕
松寂风初定,琴清夜欲阑。
偶因群动息,试拨一声看。
寡鹤当徽怨,秋泉应指寒。
惭君此倾听,本不为君弹。
在松树下,风刚刚平息,琴声清脆,夜色渐渐深了。
偶然因为周围的喧闹都已停止,试着拨动琴弦看看。
孤寂的白鹤似乎对我心生怨恨,秋天的泉水看来也显得寒冷。
我感到惭愧,您在这里倾听,我弹琴本不是为了您。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以其通俗易懂、情感真挚的诗作著称。他的诗歌广泛涉及政治、生活、爱情等多个方面,具有深刻的社会批判意识。
《松下琴赠客》创作于白居易晚年,诗人常在松树下弹琴,享受宁静的自然环境。在这首诗中,他试图表达内心的孤独与对听众的歉意。
《松下琴赠客》是一首蕴含深情与哲思的诗作。白居易通过描绘松树下的宁静场景,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孤独感和对人际关系的反思。诗的开头,作者描绘了松树下的宁静与琴声的清脆,给人一种宁静致远的高远感。随着周围的喧闹逐渐平息,琴声的清冽显得尤为动人,但却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尤其是“寡鹤当徽怨,秋泉应指寒”一句,揭示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怨恨与孤独,仿佛与自然界产生了共鸣,孤独的白鹤和寒冷的泉水都成为了他情感的映射。
最后一句“惭君此倾听,本不为君弹”,更是道出了诗人在与客人分享琴声时的复杂心情。他并不期望琴声受到特别的关注,反而因为此情此景感到惭愧,这种反差让读者感受到诗人的内心挣扎与深刻的自我反省。整首诗在简单的意象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展现了白居易深厚的艺术造诣。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孤独的反思与对人际关系的思考。诗人通过自然景物与琴音的结合,表达了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对倾听者的歉意,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微妙关系。
诗中提到的环境主要是哪个地方?
诗中“寡鹤”指的是什么?
诗人感到惭愧的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