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2:12: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12:45
送高侍御使回,因寄杨八
明月峡边逢制使,黄茅岸上是忠州。
到城莫说忠州恶,无益虚教杨八愁。
在明月照耀的峡谷边,我遇见了回程的官员;
在黄茅草丛生的岸边,就是忠州。
到达城市时不要说忠州的坏话,
这对杨八的忧愁没有任何帮助。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以通俗易懂、内容丰富而闻名,关注社会民生,常以平民的视角反映现实。
这首诗写于白居易任职期间,表达了他对由忠州回来的朋友(杨八)的关心。诗中提到的地方和人物都具有一定的生活背景,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
这首诗的语言简洁,情感真挚,展现了白居易独特的诗风。他在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引入了对忠州的思考。开篇以“明月峡边”引入,营造了一种宁静的氛围,随后提到“黄茅岸”,则进一步描绘了忠州的自然环境。这里的黄茅草丛生,既是对忠州地貌的写实,也隐含着社会的艰难。
白居易通过“到城莫说忠州恶”的反转,传达出一种无奈与关心。他希望朋友在回到城市后,不要抱怨忠州的种种缺点,因为这些抱怨对杨八并无实质性的帮助。这种关心之情,流露出诗人与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在意象上通过对明月和峡谷的描写,传达出一种静谧与思考的氛围,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对生活的思索。
诗中“明月峡边”描述的是什么景象?
诗人劝朋友不要说什么?
诗中“杨八”可能指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