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2:12: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12:47
旅馆当年葺,公才此日论。
林繁轻竹祖,树暗惜桐孙。
炼药藏金鼎,疏泉陷石盆。
散科松有节,深薙草无根。
龙卧池犹在,莺迁谷尚存。
昔为扬子宅,今是李膺门。
积学萤尝聚,微词凤早吞。
百年明素志,三顾起新恩。
雪耀冰霜冷,尘飞水墨昏。
莫教垂露迹,岁晚杂苔痕。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对昔日旅馆的回忆,感慨往昔的光景与现状的变化。诗中提到,旅馆在当年修缮过,而如今的名声却与公才有关。诗人描绘了那里的环境,竹林茂密、树木阴暗,显得有些凄凉。炼药的金鼎、清泉的石盆仍在,松树依然有节,然而杂草却无根。龙形的池塘依然存在,莺鸟虽然迁徙,但山谷依旧存在。过去这里曾是扬子宅,如今变成了李膺的家门。诗人回忆起当年积累的学问和早期的微词,感慨时光如梭,百年过去了,初心未改。最后,诗人感叹雪光耀眼,冰霜寒冷,尘土飞扬,水墨模糊,提醒自己不要留下痕迹,岁末时节杂草丛生。
作者介绍:杜牧(803-852年),字牧之,号樊川,晚唐著名诗人。其诗文以清丽婉约、含蓄深刻著称,常有讽喻和抒情的成分。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杜牧晚年,可能是他回忆自己早年在敦行里的生活,感叹岁月流逝和环境的变化,表现出一种对往昔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思考。
杜牧的这首诗通过对昔日旅馆的描绘,展现了个人与历史、环境之间的关系。诗中充满了对往昔的追忆与对现状的反思,表现出一种沧桑感。诗人在描述自然景色的同时,也将个人的学识与志向融入其中,传达了对理想和追求的坚持。整首诗结构严谨,韵律和谐,情感真挚,令人感同身受。
杜牧的词句间流露出对历史的追溯与对未来的思索,既有对名士的尊崇,也有对自身经历的回望。诗中“积学萤尝聚,微词凤早吞”一联,将个人的学识与时代环境结合在一起,反映了文人对知识不断追求的精神。最后两句“莫教垂露迹,岁晚杂苔痕”则是对人生短暂与时光流逝的感慨,提醒人们珍惜当下,不留下遗憾。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过去的追忆和对现状的反思,表达了个人对理想的坚持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展示了文人对历史的尊重与对自身价值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龙卧池”象征什么?
“百年明素志”中“明素志”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李膺”是指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