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满江红·过汴梁故宫城》

时间: 2025-04-29 17:00:59

诗句

塞马南来,五陵草树无颜色。

云气黯,鼓鼙声震,天穿地裂。

百二河山俱失险,将军束手无筹策。

渐烟尘、飞度九重城,蒙金阙。

长戈袅,飞鸟绝。

原厌肉,川流血。

叹人生此际,动成长别。

回首玉津春色早,雕栏犹挂当时月,更西来、流水绕城根,空呜咽。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7:00:59

原文展示:

塞马南来,五陵草树无颜色。云气黯,鼓鼙声震,天穿地裂。百二河山俱失险,将军束手无筹策。渐烟尘飞度九重城,蒙金阙。长戈袅,飞鸟绝。原厌肉,川流血。叹人生此际,动成长别。回首玉津春色早,雕栏犹挂当时月,更西来流水绕城根,空呜咽。

白话文翻译:

战马南来,五陵的草木失去了往日的色彩。天空云气暗淡,战鼓声震天动地,仿佛天崩地裂。百二河山失去了往日的险要,将军们束手无策。烟尘渐渐飞越九重城阙,覆盖了金色的宫殿。长戈挥舞,飞鸟绝迹。原野上尸横遍野,河流中血流成河。感叹在这样的时刻,人们往往轻易地永别。回首往昔,玉津的春色早已逝去,雕栏上还挂着当时的月亮,西来的流水绕着城根流淌,空自呜咽。

注释:

  • 塞马:指战马。
  • 五陵:指长安附近的五个帝王陵墓,这里代指中原地区。
  • 鼓鼙声震:战鼓声震天动地。
  • 百二河山:指国土的险要。
  • 将军束手无筹策:将军们束手无策,无法应对当前的局势。
  • 九重城:指皇城。
  • 蒙金阙:指皇宫被战火覆盖。
  • 长戈袅:长戈挥舞的样子。
  • 原厌肉:原野上尸横遍野。
  • 川流血:河流中血流成河。
  • 玉津:地名,这里指美好的时光。
  • 雕栏犹挂当时月:雕栏上还挂着当时的月亮,暗示时光的流逝。
  • 西来流水绕城根:西来的流水绕着城根流淌,象征着历史的流转。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段克己,金朝诗人,生活在金末元初,其诗多反映战乱和人民的苦难。这首诗创作于金朝灭亡后,诗人通过对汴梁故宫城的描绘,表达了对故国的哀思和对战乱的悲愤。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金朝灭亡后,诗人经过汴梁故宫城时所作,通过对战乱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故国的哀思和对战乱的悲愤。

诗歌鉴赏:

这首《满江红·过汴梁故宫城》是段克己在金朝灭亡后,经过汴梁故宫城时所作。诗中通过对战乱景象的描绘,如“塞马南来”、“五陵草树无颜色”、“云气黯,鼓鼙声震”等,展现了战乱带来的破坏和人民的苦难。诗人通过对“百二河山俱失险”、“将军束手无筹策”的描写,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将军无能的愤慨。最后,诗人通过对“回首玉津春色早”、“雕栏犹挂当时月”的回忆,抒发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故国的哀思。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战乱景象的描绘和对美好时光的回忆,表达了对故国的深情和对战乱的悲愤。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塞马南来”:战马南来,暗示战乱的到来。
  • “五陵草树无颜色”:五陵的草木失去了往日的色彩,象征着战乱带来的破坏。
  • “云气黯,鼓鼙声震”:天空云气暗淡,战鼓声震天动地,描绘了战乱的惨烈。
  • “百二河山俱失险”:国土的险要失去了,暗示国家的衰败。
  • “将军束手无筹策”:将军们束手无策,无法应对当前的局势,表达了对将军无能的愤慨。
  • “渐烟尘飞度九重城,蒙金阙”:烟尘渐渐飞越九重城阙,覆盖了金色的宫殿,描绘了战乱对皇城的破坏。
  • “长戈袅,飞鸟绝”:长戈挥舞,飞鸟绝迹,描绘了战乱的惨烈。
  • “原厌肉,川流血”:原野上尸横遍野,河流中血流成河,描绘了战乱带来的死亡和苦难。
  • “叹人生此际,动成长别”:感叹在这样的时刻,人们往往轻易地永别,表达了对战乱带来的分离的悲痛。
  • “回首玉津春色早,雕栏犹挂当时月”:回首往昔,玉津的春色早已逝去,雕栏上还挂着当时的月亮,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 “更西来流水绕城根,空呜咽”:西来的流水绕着城根流淌,空自呜咽,象征着历史的流转和对故国的哀思。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五陵草树无颜色”,比喻战乱带来的破坏。
  • 拟人:如“云气黯”,拟人化地描绘了天空的暗淡。
  • 对仗:如“原厌肉,川流血”,对仗工整,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战乱景象的描绘和对美好时光的回忆,表达了对故国的深情和对战乱的悲愤。诗人通过对战乱带来的破坏和人民的苦难的描绘,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将军无能的愤慨,通过对美好时光的怀念,抒发了对故国的哀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塞马:战马,象征战乱的到来。
  • 五陵草树:五陵的草木,象征着战乱带来的破坏。
  • 云气黯:天空云气暗淡,象征战乱的惨烈。
  • 鼓鼙声震:战鼓声震天动地,象征战乱的惨烈。
  • 百二河山:国土的险要,象征国家的衰败。
  • 将军束手无筹策:将军们束手无策,象征将军的无能。
  • 九重城:皇城,象征战乱对皇城的破坏。
  • 长戈袅:长戈挥舞,象征战乱的惨烈。
  • 原厌肉:原野上尸横遍野,象征战乱带来的死亡和苦难。
  • 川流血:河流中血流成河,象征战乱带来的死亡和苦难。
  • 玉津春色早:美好的时光,象征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 雕栏犹挂当时月:雕栏上还挂着当时的月亮,象征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 西来流水绕城根:西来的流水绕着城根流淌,象征历史的流转和对故国的哀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五陵草树无颜色”象征什么? A. 战乱带来的破坏 B. 春天的到来 C. 草木的生长 D. 天空的暗淡

  2. 诗中“将军束手无筹策”表达了什么? A. 将军的英勇 B. 将军的无能 C. 将军的智慧 D. 将军的决心

  3. 诗中“回首玉津春色早”表达了什么? A. 对战乱的悲愤 B. 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C. 对将军的赞扬 D. 对国家的忧虑

答案: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这首诗同样反映了战乱和人民的苦难,表达了对国家的忧虑和对将军无能的愤慨。
  • 杜甫的《春望》:这首诗通过对战乱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国家的忧虑和对人民的同情。

诗词对比:

  • 段克己的《满江红·过汴梁故宫城》与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两首诗都反映了战乱和人民的苦难,但段克己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故国的哀思,而辛弃疾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将军无能的愤慨。
  • 段克己的《满江红·过汴梁故宫城》与杜甫的《春望》:两首诗都通过对战乱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国家的忧虑和对人民的同情,但段克己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故国的哀思,而杜甫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人民的同情。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金诗选》:收录了段克己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诗人的创作风格和思想。
  • 《宋金元诗选》:收录了辛弃疾、杜甫等诗人的诗作,可以与段克己的诗作进行对比阅读。
  • 《诗词鉴赏辞典》:提供了丰富的诗词鉴赏资料,有助于深入理解诗词的内涵和艺术特点。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忆江南 其九 忆江南 忆江南十九首 其十 忆江南·辛巳清明 其四 忆江南 忆江南 力扶姊相赠菩提朱砂数珠 忆江南十阕 其四 忆江南 其三 忆江南·题谨怀绘红楼梦仕女图十首 其九 尤三姐 忆江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窘促 贯结尾的成语 一枕邯郸 漏窗 页字旁的字 有加无替 阙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景入桑榆 斗字旁的字 克字旁的字 转弯抹角 食伤 衣字旁的字 韭字旁的字 判若两人 主心骨 拨镫法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