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即事(黄州作)》

时间: 2025-05-12 04:05:59

诗句

因思上党三年战,闲咏周公七月诗。

竹帛未闻书死节,

丹青空见画灵旗。

萧条井邑如鱼尾,早晚干戈识虎皮。

莫笑一麾东下计,满江秋浪碧参差。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2 04:05:59

诗词名称: 即事(黄州作)

作者: 杜牧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因思上党三年战,闲咏周公七月诗。
竹帛未闻书死节,丹青空见画灵旗。
萧条井邑如鱼尾,早晚干戈识虎皮。
莫笑一麾东下计,满江秋浪碧参差。


白话文翻译:

因思念上党三年战事,闲来吟咏周公的七月诗。
历史上未曾听闻书写忠贞的节义,丹青之中空留画着灵旗。
萧条的城邑如同鱼尾一般,早晚的战斗识别着虎皮的纹路。
莫要嘲笑我这东下的计策,满江的秋浪碧波起伏。


注释:

  • 上党: 指的是山西的一个地区,历史上战事频繁。
  • 周公: 周公旦,周朝的政治家和军事家,著名的忠臣。
  • 竹帛: 指古代的书籍,竹简和帛书。这里指历史文献。
  • 灵旗: 指战国时期的旗帜,象征着国家的象征。
  • 井邑: 指的是城镇,萧条意味着人口稀少。
  • 干戈: 指武器,这里暗指战争。
  • 虎皮: 这里用作比喻,指战斗的痕迹或战斗的标志。
  • 一麾: 指一挥手,暗指出征的号令。
  • 碧参差: 形容秋天江水的波浪起伏不平。

典故解析:

  • 周公七月诗: 可能指的是《诗经》中的《周南·关关雎鸠》,周公的忠诚和智慧被后世所传颂。
  • 竹帛未闻书死节: 反映了历史上忠臣的事迹未能被记载,表达了对忠义的惋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杜牧(803年-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唐代著名诗人、政治家。他以豪放、清丽的风格闻名,作品多涉及政治、历史、抒情等多个方面。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杜牧被贬至黄州时期,正值国家动荡不安之时。诗中表现了对历史忠臣的敬仰和对战乱的思索,同时也反映了杜牧对自己处境的无奈与思考。


诗歌鉴赏:

《即事》是一首充满历史感与个人情怀的诗作。诗人在思念上党三年战事的同时,借周公的诗歌抒发自己对忠义的追求与反思,表现出对历史的敬仰与对当下现实的感慨。诗的开头便以“因思”引入,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切思考和对当下局势的忧虑。接着提到“竹帛未闻书死节”,让人感到对忠臣事迹未被记载的惋惜,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渴望与对忠贞精神的追求。

诗中“萧条井邑如鱼尾”的描绘,生动展现了战乱后城市的凋零与荒凉,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最后一句“莫笑一麾东下计,满江秋浪碧参差”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坚定与希望,尽管现实艰难,但仍不失勇气与谋略。

整首诗以历史为背景,结合个人情感,体现了杜牧的深邃思想与艺术才华,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因思上党三年战:因思念上党地区三年的战争,表现了诗人对战乱的关切。
  2. 闲咏周公七月诗:在闲暇时吟咏周公的诗,表明诗人对忠义的向往。
  3. 竹帛未闻书死节:历史文献中未有忠臣的忠诚事迹,表达对忠义未被记录的惋惜。
  4. 丹青空见画灵旗:画中虽有灵旗,却未能展现真正的忠义,表达对历史的无奈。
  5. 萧条井邑如鱼尾:描绘战后荒凉的城镇,生动体现战乱带来的影响。
  6. 早晚干戈识虎皮:战斗与战争的痕迹显露,暗示了战争的无情与残酷。
  7. 莫笑一麾东下计:劝诫他人不要嘲笑自己的东下计谋,表现出坚定的态度。
  8. 满江秋浪碧参差:描绘秋江的波浪,象征着战后复杂的局势与个人的期待。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井邑如鱼尾”,用鱼尾形象地描绘城市的凋零。
  • 对仗:如“干戈识虎皮”,展现出诗人对称的表达风格。
  • 象征:灵旗象征忠义,表现出对历史忠臣的追求与尊重。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历史与现实的结合,表达了对忠义的崇敬与对战乱的思考,体现了杜牧对国家兴亡、个人理想的深刻理解与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上党:象征着历史与战争。
  • 周公:象征忠诚与智慧。
  • 灵旗:象征国家与荣耀。
  • 秋浪:象征时光的流逝与不确定的未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竹帛”指的是什么?

    • A. 书籍
    • B. 旗帜
    • C. 战场
    • D. 将领
  2. “莫笑一麾东下计”中“一麾”的意思是:

    • A. 一挥手
    • B. 一座山
    • C. 一条河
    • D. 一片云
  3. 诗中“满江秋浪碧参差”主要描绘了什么?

    • A. 战争的残酷
    • B. 自然的景色
    • C. 个人的希望
    • D. 历史的沧桑

答案:

  1. A. 书籍
  2. A. 一挥手
  3. C. 个人的希望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杜牧的《即事》更多地关注个人情感与历史的结合,而杜甫则强调国家的沧桑与个人的痛苦。两者都反映了战乱带来的影响,但表达方式各具特色。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杜牧诗文鉴赏》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赠郭驸马(郭令公子暧尚升平公主令于席上成此诗) 江上别柳中庸 胡腾儿 杂诗 妾薄命 听筝 出都 过大关 过沛有感 游小金山 其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颠嚏 杂耕 貝字旁的字 工效 巧立名目 降志辱身 道路侧目 包含扑的词语有哪些 隽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宝盖头的字 明镜照形 弆藏 异乎寻常 龜字旁的字 艮字旁的字 华不再扬 心字底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