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4:19: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4:19:32
君子取中道,常在语默间。
多言固自费,不语良独难。
此翁身如郑文渊,辨如悬河思如泉。
迩来缄口欲挂壁,嗫嚅畏客翻可怜!
君不见东家玉壶本弟兄,叩之犹解语分明。
愿闻胚浑甚深义,定自能令一座倾。
君子走中庸之道,言语与沉默之间总是维持平衡。
过多的言语确实会自我损耗,而沉默又显得格外艰难。
这位老翁的身材如同郑文渊(郑玄),他的辩论能力如同悬挂的河流,思维活跃如泉水般涌动。
最近他选择了沉默,仿佛想挂在墙上,喃喃自语却又害怕客人,真令人心疼!
难道你没见过东家玉壶的兄弟,敲门时依然能清晰表达自己吗?
我希望能听到这深邃的真理,必能让整个房子都为之倾倒。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景仁,号澄城,江苏常熟人,南宋著名诗人、词人、书法家。他的作品以清新、自然著称,尤其擅长山水田园诗。
《缄口翁》创作于南宋时期,反映了作者对言语与沉默的思考,表达了对人际沟通的深刻理解。诗中呈现出一种对深邃哲理的渴望,也暗示了对世俗纷扰的无奈与反思。
《缄口翁》是一首探讨语言与沉默之间关系的诗,范成大通过对“君子”的描绘,展现出一种理性的思考,强调言语的分寸与沉默的重要性。诗中以“多言固自费,不语良独难”开篇,直接点出言语的弊端与沉默的艰难,展示了人生中常常面临的选择。
接着,作者以“此翁身如郑文渊,辨如悬河思如泉”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老翁的智慧与思维的活跃性。在此,郑文渊被引入,进一步强调了智慧与言辞之间的关系。接下来的“迩来缄口欲挂壁”则展现了老翁因内心的挣扎而选择沉默的境况,这种沉默不仅是对外界的反应,也是一种自我保护。
最后,诗的结尾“愿闻胚浑甚深义,定自能令一座倾”则透出作者对深奥哲理的渴望与追求,暗示着即使在沉默中,内心的思考依然是丰盈的。整首诗通过对比与象征,展现了人与人之间沟通的复杂,以及对智慧的敬畏。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探讨言语与沉默的关系,强调在沟通中应把握分寸,体现了对智慧与深邃思想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理解的复杂。
《缄口翁》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杜甫
C. 范成大
D. 苏轼
诗中提到的“郑文渊”指的是:
A. 一位历史人物
B. 一种哲学思想
C. 一位学者
D. 一种文学形式
“多言固自费”表达的意思是:
A. 过多的言语会消耗自己
B. 说话是一种享受
C. 少说话能保存力量
D. 语言是交流的桥梁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范成大的《缄口翁》更倾向于哲理探讨,而李白则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有所不同,但都展现了深邃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