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元夕》

时间: 2025-07-12 16:20:04

诗句

落梅穠李趁时新,枯木岩边一任春。

尚爱乡音醒病耳,隔墙时有卖饧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12 16:20:04

原文展示:

元夕
作者: 范成大 〔宋代〕

落梅穠李趁时新,
枯木岩边一任春。
尚爱乡音醒病耳,
隔墙时有卖饧人。

白话文翻译:

在这个元宵节,落梅和丰美的李花正适时绽放,
枯木岩旁却任由春天的来临。
我依然喜欢家乡的方言,能唤醒我昏沉的耳朵,
隔着墙壁时常能听到卖糖人的声音。

注释:

  • 落梅:指梅花已经凋落,意味着春天的变化。
  • 穠李:指盛开的李花,象征春天的生机。
  • 枯木岩边:枯木代表衰败,岩边象征环境的荒凉。
  • 乡音:指家乡的方言,承载着情感。
  • :一种甜食,卖饧人指卖糖的人。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明显引用的历史典故,但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与乡音的情感,反映了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生活的感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范成大(1126-1193),字景仁,号石湖,浙江人,南宋时期的诗人、词人,以山水田园诗著称,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乡土情怀。

创作背景:

《元夕》创作于元宵节,描绘了春天的气息与乡音的怀念,反映了人们在传统节日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故乡的思念。

诗歌鉴赏:

《元夕》是范成大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春天的景象与人们的情感,展现了他对故乡的深切怀念。诗的开头通过“落梅穠李”的对比,展示了时光的流逝和春天的来临,生动地描绘了季节更替的美好。紧接着,诗人用“枯木岩边”表达了生命的无常和对春天的放任,似乎在感叹岁月的无情与春天的珍贵。

在后两句中,诗人表达了对家乡声音的依恋,这种乡音不仅是对故乡的怀念,也是一种精神的寄托。“醒病耳”形象地表现了乡音对他心灵的唤醒,隔墙的“卖饧人”则进一步增添了生活的气息,体现出浓厚的生活情趣和地域文化。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细腻的自然描绘与感人的乡愁,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故乡的深深眷恋。正是这种细腻的情感,使得这首诗在表达节日氛围的同时,也传达了普遍的人生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落梅穠李趁时新:描绘了春天的场景,梅花凋落而李花盛开,象征着春天的来临。
  2. 枯木岩边一任春:表现了枯木与春天的对比,传达出一种放任自流的态度。
  3. 尚爱乡音醒病耳:乡音唤醒了诗人内心的沉寂,表现了对故乡的思恋。
  4. 隔墙时有卖饧人:通过生活的细节描绘,增添了生活的气息。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落梅穠李”与“枯木岩边”形成对比。
  • 拟人:将春天赋予感情,表现其影响力。
  • 象征:梅花与李花象征着不同的生命阶段。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与乡音,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故乡的思念,传达了人们在传统节日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梅花:象征坚韧与优雅。
  • 李花:象征繁荣与希望。
  • 乡音:寄托着对故乡的情感和归属感。
  • :代表了生活的甜美与人情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穠李”指的是: A. 李树的花
    B. 李树的果
    C. 李树的叶

  2. 诗人对家乡的情感是: A. 思念
    B. 忘却
    C. 厌恶

  3. “隔墙时有卖饧人”描绘了什么? A. 卖糖的人的忙碌
    B. 春天的到来
    C. 乡音的回响

答案:

  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夜泊牛津怀古》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范成大《元夕》与李白《夜泊牛津怀古》:两首诗都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范成大的作品更注重生活的细节与节日的气氛,而李白则更侧重于历史的沉淀与个人的孤独感。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范成大诗文集》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菩萨蛮 菩萨蛮 菩萨蛮 其十 菩萨蛮 菩萨蛮 其三 嬉春曲,拟飞卿体 菩萨蛮五阕 其二 菩萨蛮 其四 菩萨蛮 闺情 菩萨蛮 其四 菩萨蛮 其十九 送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高徒 审己度人 见字旁的字 当机立决 死生未卜 车字旁的字 弓字旁的字 游事 无字旁的字 一目十行 暮去朝来 尸字头的字 包含浮的成语 包含邸的词语有哪些 笨车 挤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泼剌剌 尽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